目前,高粱在我國的分布極廣,幾乎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但主產區卻很集中,秦嶺、黃河以北,特別是長城以北是中國高粱的主產區。由于高粱栽培區的氣候、土壤、栽培制度的不同,栽培品種的多樣性特點也不一樣,故高粱的分布與生產帶有明顯的區域性,全國分為4個栽培區:春播早熟區,春播晚熟區,春夏兼播區和南方區。

1.春播早熟區

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全部,河北省承德地區,張家口壩下地區,山西、陜西省北部,寧夏干旱區,甘肅省中部與河西地區,新疆北部平原和盆地等。本區位于北緯34°30″~48°50″,海拔300~1000米,年平均氣溫2.5℃~7.0℃,活動積溫(≥10℃的積溫量)2000℃~3000℃,無霜期120~150天,年降水量100~700毫米。生產品種以早熟和中早熟種為主,由于積溫較低,高粱生產易受低溫冷害的影響,應采取防低溫、促早熟的技術措施。本區為一年一熟制,通常5月上中旬播種,9月收獲。

2.春播晚熟區

本區包括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等省的大部分地區。北京市、天津市、寧夏的黃灌區、甘肅省東部和南部、新疆的南疆和東疆盆地等,是中國高粱主產區,單產水平較高。本區位于北緯32°~41°47″海拔3~2000米,年平均氣溫8℃~14.2℃,活動積溫3000℃~4000℃,無霜期150~250天,年降水量16.2~900毫米。本區基本上為一年一熟制,由于熱量條件較好,栽培品種多采用晚熟種。近年來,由于耕作制度改革,麥收后種植夏播高粱,一年一熟改為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

3.春夏兼播區本區

多包括山東、江蘇、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區。本區位于北緯24°15″~38°15″,海拔24~3000米,年平均氣溫14℃~17℃,活動積溫4000℃~5000℃,無霜期200~280天,年降水量600~1300毫米。本區春播高粱與夏播高粱各占一半左右,春播高粱多分布在土質較為瘠薄的低洼、鹽堿地上,多采用中晚熟種;夏播高粱主要分布在平肥地上,作為夏收作物的后茬,多采用生育期不超過100天的早熟種。栽培制度以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為主。

4.南方區南方區

包括華中地區南部,華南、西南地區全部。本區位于北緯18°10″~30°10″,海拔400~1500米,年平均氣溫16℃~22℃,活動積溫5000℃~6000℃,無霜期240~365天,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南方高粱區分布地城廣闊,多為零星種植,種植相對較多的省份有四川、貴州、湖南等省。本區采用的品種短日性很強,散穗型、糯性品種居多、大部分具分蘗性。栽培制度為一年三熟,近年來再生高粱有一定發展。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高粱的區域化分布與生產特點

圖文簡介

目前,高粱在我國的分布極廣,幾乎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但主產區卻很集中,秦嶺、黃河以北,特別是長城以北是中國高粱的主產區。高粱的分布與生產帶有明顯的區域性,全國分為4個栽培區:春播早熟區,春播晚熟區,春夏兼播區和南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