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腐爛病是毀滅園子性病害,又稱為“黑水病”,該病屬于真菌性病害。春秋兩季為一年的發病高峰期,特別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重。受害株率可達到50%,高的可到80%以上,主要危害枝干和樹皮,導致枝枯和結果能力的下降,甚至全株死亡。核桃腐爛病在同一株上,發病部位以枝干分叉處、剪鋸口和其它傷口處較多。通常結果核桃園比不結果核桃園發病多,老齡樹比幼齡樹發病多,弱樹比壯樹發病多。
對腐爛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控應把握如下幾點:
1.防重于治,而防的前提是隔絕腐爛病菌進園,只要沒有感染源,就不怕腐爛病侵染。
2.從落皮層到剪鋸口,都是重要的感染源,特別是帶菌修剪,更要引起高度防備。
3.從夏季到冬春季,都是傳染期,防治腐爛病再也沒有空閑期。
4.既要抗擴展,更要抗侵入,將腐爛病拒之門外比關門打狗更見效。
5.防治上既要重視鏟除劑,更要注重保護劑的使用,也就是說防勝于治。
6.樹勢越衰老,病菌侵染越瘋狂,增強樹勢是抗病的根本。
7.四月份樹液開始加速流動時是腐爛病快速擴展期,也是刮治腐爛病的關鍵時期。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科院高級工程師 常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