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秕仁現象一直困惑著栽植戶,從核桃果實發育的進程來看,要提高果仁的飽滿度,關鍵是抓住7月上旬至8月下旬種仁養分積累的關鍵期,防患以未然。應采取幾點措施如下:

1、施肥要及時且量要足

核桃屬高產油脂木本,需肥量大而需水量小,進入盛果期后,要把施足肥料作為頭等任務來抓。

核桃從開花至果實成熟約需130天。從4月下旬至6月初約30~35天時間為果實速長期,此期間果實體積和重量均迅速增加,體積達到成熟時的90%以上,重量達70%左右;此期養分不足、光合作用產物少會導致果實小,為果實大小的決定時期。從6月初至7月初為果實硬核期,此期果實大小基本定型,營養物質迅速積累;此期如光照不足會產生核殼發育不實,出現露仁現象。從7月上旬至8月下旬約50~55天時間為油脂迅速轉化期,此期間果實脂肪迅速增加、種仁迅速充實、重量迅速增長、含水迅速下降,是核桃種仁養分積累的關鍵時期。從8月下旬至9月上旬約15~20天時間為果實成熟期,此期果實重量略有增加,含油量仍有增加。因此,年周期內,在施足底肥的前題下,結合物候期靈活適時追肥很有必要,6月份以后還要補充磷、鉀肥。養分積累不足,嚴重影響核桃果實的質量。

2、7月病蟲害防治要抓好

解決核桃種仁不飽滿問題,從病蟲防治措施的角度來看,主要是防好病害,其次是食葉性害蟲,保證樹體健康、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進入7月份,應以防治核桃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為重點

3、采收宜白露前后莫要早

核桃采收早會使仁不飽或秕仁多,造成減產;采收晚仁包衣會發黃發黑,難于出售,一般白露前后,樹上有3%~5%青皮裂口便可采摘。采收過早必然會減產,核仁瘦小且常有空粒或半仁,會大大降低商品率。大部分核桃產區群眾,由于怕丟失或其它原因,核桃采收一般偏早,有“處暑”采核桃的習慣,較適宜核桃采收期提前了10~15天。但產品質量降低,影響售價,大大降低總收益,實際上是得不償失。

4、高溫防日灼樹形要配套

核桃日灼病,是一種在高溫季節  容易發生的核桃病,是高溫烈日曝曬引起生理病害。特別在果實膨大期,受強烈日光照射,致使果實的溫度升高,蒸發消耗的水分過多,果皮細胞遭受高溫而灼傷。夏季如連日晴天,陽光直射,持續高溫,常引起果實和嫩枝發生日灼和嫩枝發生日灼病,輕度日灼果皮上出現黃褐色,嚴重日灼時病斑可擴展至果面的一半以上,并凹陷果肉干枯粘在核殼上,引起果實早期脫落。受日灼的枝條半邊干枯或全枝枯,受日灼果實和枝條容易引起細菌性病害,同時如遇陰雨天氣,灼傷部分還常起鏈格孢菌的腐生。解決日灼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樹形要配套,要盡量避免果實在烈日下曝曬。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科院高級工程師 常月梅

[原創]核桃仁不飽滿的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核桃秕仁現象一直困惑著栽植戶,從核桃果實發育的進程來看,要提高果仁的飽滿度,關鍵是抓住7月上旬至8月下旬種仁養分積累的關鍵期,防患以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