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為殼斗科栗屬干果經濟林樹種,是我國特產。板栗果實營養豐富,含60%~70%的淀粉,5%~10%的蛋白質,2%~7%的脂肪以及多種維生素。除可生吃外,還可炒食、磨粉以及制成各種菜肴、糕點、罐頭等;并有健胃、補腎等藥物價值。板栗在我國栽培廣泛,北自吉林,南抵海南,都有分布。板栗主產區集中在華北、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區),一般在丘陵山地的谷地、緩坡及河灘地栽培。
(1)光照。板栗喜光忌蔭蔽,光照不足,影響正常開花結實。因此,栗樹宜栽培于日照充足的陽坡、半陽坡或開闊的地帶。
(2)溫度。果樹對氣候要求不甚嚴格,在年平均氣溫8℃~22℃絕對最高溫度35℃~39℃,絕對最低溫度-25℃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生長。但以年平均氣溫在10℃~15℃,生長期(4~10月)內平均氣溫16℃~20℃的地方生長最好。
(3)水分。板栗要求年平均降水量500~1500毫米,在年平均降水量600~1400毫米的地方生長最好。雨量過多妨礙授粉、受精而降低結實率,也常引起栗苞開裂而致堅果裸露、霉壞。果實發育期間過于干早,易引起栗實發育不良而產生“空苞”。
(4)土壤。板粟生長以微酸性(pH5.6~6.5)、土層深厚(80毫米以上)、質地疏松、有機質含量高(2%以上)的沙質壤土為好。土壤pH大于7.5,或含鹽量大于0.2%,或地下水位離地面不足1.5米時,栗樹的生長發育均受到抑制。黏重土壤上的栗樹,生長結實不良。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副教授 王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