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病是綠豆和小豆的重要病害,危害葉片、莖稈和豆莢種植抗病、輕病品種時銹病發生較輕、較晚,但若品種感病,往往釀成銹病流行,造成嚴重減產。
[癥狀識別]葉片正面散生近圓形小斑點,背面出現銹褐色的降起皰斑(夏孢子堆),后表皮破裂外翻,散出紅褐色粉末(夏孢子),秋季則產生黑色隆起皰斑(冬孢子堆)。發病重的葉片早期脫落。莖蔓和豆莢上癥狀與葉片相似。
[防治方法]防治銹病的主要措施是栽培抗病品種和適期噴施殺菌劑。
綠豆和小豆白粉病
白粉病是綠豆和小豆的重要病害,發生相當普遍,當種植感病品種,天氣條件又適宜,田間發病提早,病情加重,可造成30%~50%或更高的產量損失,需采取應急防治措施。
[癥狀識別]白粉病菌侵染葉片、莖稈和果莢。葉片兩面產生白色粉斑,擴展后形成一層白色粉狀物,后期變灰白色至灰褐色,并密生黑色小粒點(閉囊殼)。嚴重時病葉片變黃,提早脫落。莖稈和果莢上癥狀相似。發病早的病株矮小,葉片扭曲、變黃。
[防治方法]防治綠豆、小豆白粉病,應栽培抗病或輕鶴市種,避免與其他感病作物接茬種植或間作套種。要清除田間雜草和自生豆苗,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搞好田間衛生。加強水肥管理,培育壯株。在發病初期噴施多·硫、三唑酮、氟硅唑、苯醚甲環唑、農抗120或武夷霉索等藥劑。
編輯:柳曉林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