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蟲和根腐病是困擾桃農多年的兩個“老大難”問題。為什么一直沒能有效克服?關鍵是我們對問題的本質認識不到位,辦法沒用對。如果對這兩種病害和蟲害的發生規律了然于胸,就可以利用這些病蟲害的“弱點”,有針對性地防治。
一、蚜蟲。桃樹清園時,如果沒有蚧殼蟲,一般都是在花露紅期1次清園。這幾年很多桃園也像果樹一樣進行兩次清園,事實證明能夠大大壓低病蟲基數?;都t清園時,根據溫度、風,在桃花開放3%~5%時噴清園藥最好。對于蚜蟲藥,可配5000倍的新霹靂馬;也可配5000倍的新霹靂馬+5000倍的帕克;還可配5000倍的新霹靂馬+25%吡蚜酮懸浮劑2000~3000倍。花后第一遍藥,在紅袍脫殼前噴藥,藥劑同上,但要輪換。
注意事項如下:
①花露紅清園,要關注溫度、風。
②畝用藥液量要足,淋洗狀,畝用400斤藥液。
③很多人花后第一遍藥噴的太遲,要盡量早。
④澆水量過大,嫩梢生長過旺。
⑤多效唑控制太遲。調查發現:一般畝用藥液量200~300斤,噴不遍;很多人不知是這個原因,就4~5天噴1次,人都噴中毒了,主要是噴不遍;水多肥少嫩梢控制不住,多效唑噴的遲,蚜蟲多;同時,帕克、吡蚜酮,長效,但不速效,所以要配新霹靂馬。霹靂馬控制5~7天,帕克、吡蚜酮就起作用了。帕克持效期25~30天,吡蚜酮持效期12~15天。同時建議隔行澆水。
二、根腐病。關鍵是以防為主,綜合治理。
①開春補養沖肥,畝用4袋深三尺;秋施肥再用4袋深三尺。土壤疏松了,根腐病自然就少了。
②多施生物有機肥、生物菌劑、硫酸鈣鎂肥。
③隔行澆水。
④生草。
⑤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低是禍根。
⑥調查發現,很多人不秋施肥,投資低,開春就選擇便宜含激素的沖施肥,樹吃不飽,體弱多病,抵抗力差,易造成根腐病、流膠病發生。還有沖施生雞糞,把毛細根燒死了,也易造成根腐??!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