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需水肥臨界期有三個重要階段:開花-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這三個階段是需水肥最多時期,也是最敏感時期。供水和補肥(養)早與晚、多與少,N、P、K的配比和利用都有很大區別,如能及時澆水、合理補肥(養),達到均衡合理利用,桃樹就能健壯生長,就能達到豐產優質,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什么是水肥臨界期?

桃樹秋季追施了基礎肥,肥效時間長。但在開花-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需求水肥(養)最大值時剩余肥效是無法滿足所需的。所以,必須及時合理根據樹勢和產量給予補充來滿足三個時期所必需的水肥(養)。

什么時間澆水補肥(養)合理?

1.花前澆水追肥(補養):大部分品種地溫達6℃時根就開始萌動生長。氣溫達10℃以上,花芽就開始膨大,每年氣溫升得快慢不一,溫度高升得快,開花就早。春季長時間低溫,開花就有所推遲。品種間開花時間差別也較大,所以無法確定具體時間。根據本人經驗,花芽膨大到剛露紅時進行補養較為合理。也就是說,氣溫地溫高了,根系生長加快了,吸收能力增強了。如果在這一時間溫度相對較低,追肥補養相對轉化慢利用率也低。如氨態N肥就需15天以上才能轉化利用;奶蛋白硝態N合成速溶肥也需7天左右才能被根系吸收;即使蒙力28也需要3天以上才能有好的吸收利用效果。隨著氣溫回升,轉化利用加快,利用率增大。所以開花前半月追肥就能及時的供給開花、長葉、結果所需要的養分。開花整齊,利于坐果和幼果果肉的細胞分裂,縮短營養轉換期,減輕二次落果。

2.澆水:以土壤含水量為指標。只要土壤20公分深處,土壤手握成團,站起扔到地上才散,含水量就可能達60%~70%,完全能滿足開花-幼果期對水分需求,可不澆水。低于標準即可澆水。根據專家研究,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0%也能正常生長。對于難坐果坐果差的品種,對水反應敏感品種(如早鳳王等)稍旱反而利于坐果。

3.硬核期:桃樹花謝后,幼果膨大較快,將進入硬核期,生長放緩,這一時期主要進入核硬化,仁開始發育和新梢旺長期。消耗主要是磷和鉀元素,同時由利用貯藏營養階段轉入利用當年營養階段。通過施高磷加生物酶菌素效果突出。在此時用礦物晶進行合理補鈣,能使核厚、仁飽滿、防止核薄裂口,避免后期大量落果現象發生。有人說鈣只能在幼果期補鈣,其實不然,桃樹進入硬核期恰恰是進入第一次根系生長高峰期,通過最嫩的根尖可以把活性鈣吸收利用,通過葉片光合作用轉化成有機鈣向果實中輸送,能增加鈣的補充。這時進入夏季溫度高,水溶肥吸收利用加快,所以應在進入硬核期前3~5天追肥最好。

4.膨大期:主要追肥應以鉀>氮>磷比例較為合理,為了增加果實品質,你也可以鉀>氮=磷比例施入,同時加上礦物晶,來增加果實的硬度,使果面靚麗好看。建議采摘前10天停止澆水,以防果實品質下降,含糖量降低。澆水不可缺,但不能過多過重,避免土壤水分過大,不透氣,反而不利于根系生長肥的吸收利用,增加落果。澆水施肥時間在果實膨大前5天為宜。根據實驗,硬核期、膨大期用二次生物霉菌素,果個大、紅,含糖量提高。畝增產3千余斤。建議花前用蒙力28,硬核期、膨大期用生物霉菌素效果突出。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

[原創]桃樹要豐產優質,抓好水肥臨界期是關鍵

圖文簡介

桃樹需水肥臨界期有三個重要階段:開花-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這三個階段是需水肥最多時期,也是最敏感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