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瓜皮果膠
(1)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除水→水解→過濾→脫色→醇析→干燥→包裝→成品。
(2)操作要點 ①原料選擇及處理。選擇新鮮無霉變、無腐爛的西瓜皮為原料。削去殘留的瓜瓤,放入清水中洗盡泥沙、塵土等雜質(zhì),撈出瀝干明水。②除水。將洗凈的西瓜皮放入蒸籠內(nèi)蒸30分鐘~ 40分鐘,或用100 ℃蒸汽處理20分鐘~ 25分鐘,殺滅果皮中的果膠酶。以瓜皮蒸透變軟,有水析出滴下為宜。然后,將瓜皮放入榨汁器或包裝袋內(nèi)壓榨,除去組織細胞中的水分,因這些水分中含有糖、無機鹽等物質(zhì),會影響果膠的提取純度。③水解。將榨干的原料置于耐腐蝕的容器中,加3倍~ 4倍的水,加酸調(diào)pH值至2左右,然后加熱至95 ℃左右,持續(xù)一段時間。操作時要先做試驗,準確掌握酸度、溫度和時間的關(guān)系。若酸度大、溫度高,則時間要短,以免果膠分解過度,若溫度低,則時間要長。④過濾。將水解物料用布袋壓榨過濾收集濾液。壓榨后的濾液還要加2倍的水,再次進行水解、過濾,其操作方法同上。⑤脫色。將2次所得的濾液合并,加入0.3%~0.5%的活性炭,加溫至55 ℃~60 ℃脫色30分鐘,然后將脫色后的液體進行真空濃縮。⑥醇析。在濃縮液中加入1.0倍~ 1.2倍90%的乙醇溶液,即有果膠絮凝析出。略等片刻將絮凝果膠裝入細布袋內(nèi),壓除液體(注意回收乙醇),再將榨得的果膠用95%的乙醇洗滌(用量為果膠的1倍)。略等片刻,榨去乙醇液得固體果膠。⑦干燥。將固體果膠放入搪瓷盤或不銹鋼盆內(nèi),在65 ℃~70 ℃的溫度內(nèi)置于紅外線烤箱內(nèi)烘干,使含水量在8%以下。⑧包裝。將烘干的果膠干燥的條件下研磨粉碎,過60目篩。分批分次化驗后,按規(guī)定將不同等級的產(chǎn)品合理調(diào)配均勻,最后用復合袋定量密封包裝,經(jīng)過包裝后即為成品果膠。通常每100 t西瓜皮可提取果膠4 000 kg。
2. 糖西瓜條
(1)工藝流程 新鮮西瓜皮→去翠皮及紅瓤→切條→硬化→漂洗→護色→熱燙→糖漬→燒制→冷卻→包裝→成品。
(2)操作要點 ①切條。將新鮮西瓜皮除去翠皮和紅瓤后,用刀切成長5 cm、寬6 cm的瓜皮條待用。②硬化。按100 kg瓜皮條、6 kg生石灰的比例,預先將生石灰利用清水泡化,冷卻后置石灰清液于容器中,急速攪動,迅速倒入瓜皮條,再蓋上竹蓋,使瓜皮條完全浸入石灰水中,浸泡時間為8小時~ 10小時。③漂洗。將瓜皮條翻入另一個盛有清水的容器中進行漂洗,每隔1小時換1次水,直至石灰除去為止。④護色。漂洗后的瓜皮條置于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5%的亞硫酸氫鈉(或焦亞硫酸鈉)溶液中浸泡4小時,主要目的是進行護色。⑤熱燙。在夾層鍋中,先將水煮沸,加入經(jīng)護色處理的瓜皮條,約5分鐘后將瓜皮條撈出,利用冷水沖涼。⑥糖漬。容器中先放入1/3質(zhì)量分數(shù)為22%的糖液,倒入冷卻后的瓜皮條,再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22%的糖液至浸沒瓜皮,然后每隔一定時間調(diào)整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第1次浸漬2小時~ 3小時,原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降到13%時,把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調(diào)整至28%;第2次在浸漬2小時~ 3小時后,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降到18%,再將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調(diào)整到32%;第3次浸漬3小時~ 4小時后,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降至24%,再將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調(diào)整到36%,繼續(xù)浸漬8小時,就可進行燒制。每100 kg瓜皮條總用糖量為90 kg。⑦燒制。將糖漬后的瓜皮條連同糖液一起倒入夾層鍋內(nèi),開足蒸汽待鍋中糖液沸騰后(約10分鐘),把蒸汽壓調(diào)至0.147 MPa,燒制50分鐘,使鍋內(nèi)糖液溫度達到114 ℃,即可出鍋。⑧冷卻。將瓜條置于竹籩中攤開,讓其自然蒸發(fā)冷卻,期間輕翻動,至瓜皮條起砂為止,待產(chǎn)品完全冷卻即可裝箱。
3. 西瓜皮果脯
(1)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預處理→硬化→漂燙→糖煮→干燥→包裝→成品。
(2)操作要點 ①選擇原料及處理。選擇新鮮無霉變、無腐爛的西瓜皮為原料。將收集的新鮮西瓜皮用刀削凈果肉和表皮后,利用清水洗凈,切成長4 cm、寬1 cm的小長條,然后放入0.1%的氯化鈣溶液或1%的新鮮石灰水中浸泡12小時進行硬化處理,并用水沖洗至pH值為中性。②漂燙。將上述硬化后的西瓜皮在開水中煮沸5分鐘,使其排出組織內(nèi)的空氣,利于在糖漬過程中糖分的滲透。③糖煮。西瓜皮條要經(jīng)過2次~ 3次的糖漬過程。第1次是將糖配成質(zhì)量分數(shù)為55%的糖液,把糖液40 kg、西瓜皮條55 kg同時下鍋,迅速煮沸后將鍋取下,讓其自然冷卻蜜漬12小時后撈出;第2次在糖液中加入蔗糖12 kg,待糖液完全溶化后倒入西瓜皮,加熱濃縮至105 ℃,將鍋取下蜜漬12小時;第3次在糖液中加入15 kg蔗糖,邊攪拌邊加熱濃縮至110 ℃時即可起鍋。如果要制成酸甜適口的西瓜皮脯,可在第3次糖煮時加入0.1%的檸檬酸,制作出來的西瓜皮脯風味更加適宜。④干燥、包裝。糖煮結(jié)束后,利用烘干機或烘房在65 ℃左右的溫度下進行干燥,時間為12小時左右,烘干后經(jīng)過包裝即為成品。
4. 西瓜皮青紅絲
(1)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漂洗→瀝干水分→刮瓤削皮→切絲→晾曬→糖制上色→防腐處理→包裝→成品。
(2)操作要點 ①原料選擇。選擇新鮮未被污染、成熟度高、塊形大而整潔的西瓜皮為加工原料,皮色不限。②漂洗。先用清水沖洗瓜皮,洗去泥土等污物,然后置于5%的漂白粉水溶液中浸泡5分鐘~ 10分鐘,取出后再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③刮瓤削皮。用快刀刮去內(nèi)層紅瓤下3 mm~5 mm的白色皮層,再用去皮刀削去外層硬皮3 mm左右,不宜太厚。注意內(nèi)刮和外削都要平整,凸凹不平會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此時的原料也可制成半成品保存待用,方法是將2%(原料用量)的鹽,均勻拌入原料,入缸腌制24小時,撈出瀝水、晾曬,曬干后經(jīng)散熱即可收入塑料袋內(nèi)保存?zhèn)溆谩J褂们埃瑢⑵浣擕}回軟即可。④切絲晾曬。將處理好的瓜皮稍晾曬,以不滑手為度,用切刀(最好是中藥房切制中草藥的刀)將其切成寬2 mm、長50 mm的細絲,攤晾在潔凈的席箔上晾曬。注意攤勻和防塵,曬至半干時即可,切忌曬過。也可用壓榨法脫去部分水分至半干狀態(tài)。⑤糖制上色。這是決定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工序。糖漬法:將料絲放入質(zhì)量分數(shù)55%左右、溫度為30 ℃~40 ℃的糖液中浸泡48小時,撈出瀝糖,然后在不銹鋼鍋或鋁鍋中配制30%~40%糖液,加入適量色素攪拌均勻。煮沸后將料絲放入進行染色。一般放入料絲煮沸后,攪一攪,再煮沸再攪,第3次煮沸后,即可進行檢查。若煮制的料絲放入涼水中不褪色立即撈出瀝糖。上色時火力不能過猛,煮制時間不宜太長。速煮法:將料絲裝入網(wǎng)袋中,先在配加色素的熱糖液中煮制4分鐘~ 8分鐘,而后取出立即放入15 ℃的糖液中冷卻,這樣交替進行4次~ 5次,并逐步將糖液質(zhì)量分數(shù)從30%提高到55%,當料絲著色經(jīng)檢查不褪時(檢查方法同糖漬法),隨即撈出瀝糖。此法40分鐘~ 60分鐘即可煮好。真空煮制法:先用25%的稀糖液加適量色素煮絲,然后浸泡3小時~ 4小時,再用40%配加色素的糖液抽真空糖煮,再浸3小時~ 4小時,而后撈出,瀝糖即成。⑥防腐處理。將上色的料絲瀝凈糖液后放在潔凈的席箔上通風陰涼,待半干時可噴1‰的山梨酸鉀或苯甲酸鈉。繼續(xù)陰涼直至干透為止。⑦包裝保存。將成品料絲按質(zhì)量或色調(diào)進行包裝,要求清潔衛(wèi)生、密封防潮。包裝后的成品應放在陰涼干燥處保存。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雜志社總編 張成龍
[原創(chuàng)]西瓜皮食品的制作
圖文簡介
制作西瓜皮青紅絲工藝流程:原料選擇→漂洗→瀝干水分→刮瓤削皮→切絲→晾曬→糖制上色→防腐處理→包裝→成品。
- 來源: 科普中國實用技術(shù)助你成才
- 上傳時間: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