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體的營養分配有階段性,而不是長枝長葉、長果成花,長根營養平均分配。
開花坐果用的是樹體里的貯備營養,但是謝花后,盡管樹上坐住了果,卻發現果個長的并不是太快,而是新梢長的快。這就說明,謝花后,果樹的營養分配中心主要是長枝長葉,樹上也就出現了枝條生長高峰,長果分的營養少,果個就長的慢。
新梢生長高峰時間全國大部分地方是4月20號左右到5月30號左右。弱樹5月5號左右全樹停長,中庸樹5月20號左右全樹停長,旺樹5月30號左右全樹停長。4月下旬蘋果才開花的果區,新梢停長時間可能推遲10天左右。
5月中下旬新梢停長后,表示樹體的營養分配中心的轉移,也表示樹體的貯備營養已用完,從此樹上的一切生命活動將由新葉來合成營養,供應長果、長根和花芽分化及貯藏營養。這個時間段也叫營養臨界期,也叫營養轉換期,也叫青黃。5月下旬新梢停長后追肥,就是為了迅速的提高葉功能,縮短營養轉換期,減少青黃不接時間,利于果個長大,營養貯備和花芽分化。細心的人可以到果園觀察,新梢在慢慢加粗,新梢由嫩尖變成一個點,這是營養積累的表現。更為直觀的是中早熟品種,6月上旬果個在快速膨大。這表明中早熟品種6月上旬果個就進入快速膨大期。紅富士品種6月中旬果個才進入膨大期,但短枝富士是6月上旬進入果個膨大期。生產中發現,中早熟品種只有一次果個膨大期,而紅富士則有三次果個膨大期。但值得說明的是不管是中早熟品種,還是晚熟紅富士,即使在果個膨大期,溫度超過33度,果個也不長,因為溫度高,消耗大于積累,新梢停長后,全樹葉片合成的營養,第一分配中心首先是長果,其次才是貯備營養成花。當樹上留果太多時,果實里的種籽都把營養拉進果實里長果,因貯備營養少而難成花。
日照時間比較長,新梢每年有2~3次生長,即使是中庸樹,每年也有2次生長,一般樹勢穩定結果正常的中庸樹,只要澆水合理,二次生長(秋梢)都是7月下旬,秋梢生長時間約10天左右,剛好這10天是紅富士第一次膨大期結束。紅富士第二次果個膨大期開始于秋梢停長后8月上旬、結束于8月底。因為9月份營養的分配中心轉向長根和貯備營養。這也是秋施基肥要在9月份進行的理論和依據。紅富士第三次果個膨大期是從9月20號到10月10號左右,據資料報道,這20天內,一個蘋果一天能增重1.55克,果個長的快,上色也最快,也是水裂紋發生的時間,10月10號后每個蘋果每天還能增重近1克重。
名詞解釋
營養分配中心:指某階段樹體的大量營養主要分配的長什么。了解營養分配中心會使我們廣大果農少花很多冤枉錢,例如:5月中下旬新梢停長后,表示營養分配中心轉移到積累營養和長果上啦,只要是滿樹果,澆水追肥,樹上不會引起再長新梢。但是樹上如果沒果壓樹,5月下旬澆水追肥還是會引起二次生長,不利成花。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