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沒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一切動物和植物的命脈。果樹缺水會造成各個器官紊亂甚至破壞,嚴重影響產量,影響長樹與結果。水分有調節溫度的作用,夏天三伏天如果土壤嚴重缺墑,很快就會使葉片溫度上升,甚至把葉片燒焦。由于葉片水分的蒸騰,散發大量的熱量,才能使溫度不至升高。缺水時,會使葉片萎焉,使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很難被吸入,影響光合作用。但水也不是越多越好,當土壤水分過多時,土粒之間的空隙填滿了水分,空氣便不能自由進入土壤,根系就會因缺氧呼吸困難,使水分和礦物質元素吸收受阻。果園長期積水,輕者得根病,重者根系死亡。

人要呼吸,果樹根系也要呼吸。許多研究證明:各種果樹都要求土壤中含有適于自己的氣體成分。土壤中氣體成分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果樹根系的呼吸作用。有科研部門試驗:“土壤中的氧氣濃度在2~3%時,根系就停止生長,5%時生長減退,10%時生長正常,只有達到12%以上時,才能長新根。桃樹根系對土壤透氣性要求更嚴,土壤中含氧氣濃度在15%以上時,桃樹根系才能長新根,樹上才能健壯地生長開花和坐果。”

肥能促進蘋果、桃、梨等經濟果樹生長、生產,因為它們的產量遠遠高于其他作物,所以,它們的施肥量也要大于其他作物。當然,應以施有機肥為主,礦物質元素為輔。有機肥營養全,肥效慢,能保一年,而且多施有機肥,土壤有機質就含量高,透氣性好,因為有機質多土壤疏松,土壤間隙就大,貯水量增加,不管是澆水還是降大雨,水往土壤里滲的深,地表不積水。而且,天旱時因為有機質保水能力強,水分蒸發慢。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施農家肥的土壤莊稼都耐旱的原因。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就能滿足果樹對各種營養的需求,不會影響長樹、成花和結果,也不會出現缺素癥。當然,根據樹勢,產量加以礦物質肥料,符合產量大就“吃的多”原則。土壤里有有益菌、有害菌,當有益菌多時,就能消滅有害菌。而且生物菌還會把土壤中根系不能吸收的固定的磷鉀釋放出來,供根系吸收利用。生物菌肥還有固氮功能,減少氮肥的揮發。秋施基肥不能只施氮磷鉀,還應施中微量元素。因為果樹需要全營養施肥,否則會出現缺素癥,如:小葉、黃葉、難成花、坐果率低等癥狀。

根系的生長要求一定的溫度(熱量),根系開始活動和停止生長與土壤溫度有很大關系。但樹種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土溫主要影響根系對水分的吸收,在低溫的條件下,水的擴散速度緩慢,因而影響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在低溫條件下土壤粘性增大,有時完全是凝膠狀態,水分不易通過,同時低溫也能降低生理活動,特別呼吸作用。因此,根的吸收作用也就因為呼吸作用減弱而降低。

總之根系生長與土壤水分有密切關系,一般土壤水分達田間持水量的60%~80%時,最適合根系生長。土壤通氣性的好壞可影響根的分布和延伸,通氣性好的,根的密度大,分枝多,吸收根數量多。因此,在生產中為了促進根系生長,在措施上,就必須增施有機肥,以改善土溫和土壤通氣狀況,增加含水量。當然,秋施基肥加上土壤調理劑深三尺,更能解決土壤透氣問題。果樹的產量都來自于根系吸收無機營養,通過葉片合成才能變成有機營養,根好樹才好,樹好果才好,果好才能賣錢多。多年來果農只重視樹上怎樣剪,不重視樹下怎樣管,不知道樹上的產量有一半來自于底下的水肥汽熱是否合理。請廣大果農善待果樹,不要眼睛只看上,不看下。“兩條腿走路”,才能連年豐產。


編輯:馬宇飛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

[原創]水、肥、氣、熱是果樹根系生長的先決條件

圖文簡介

有收沒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一切動物和植物的命脈。果樹缺水會造成各個器官紊亂甚至破壞,嚴重影響產量,影響長樹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