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嫩枝扦插育苗
①插穗采集。6月中旬前后,選無風天氣的早晨或日落以后,從5年生以下的幼齡母樹采集半木質化或未木質化的枝條,陰天效果更好。選取直徑0.5厘米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截后立即用濕布或塑料布等包裹好。剪取的插穗長度為10厘米左右,下剪口以上3厘米內的葉片要摘掉,注意剪口要平滑。剪好的插穗直立浸在水盆中,可用150毫克/千克的ABT生根粉處理6小時。
②苗床準備。嫩枝扦插育苗可在塑料大棚內進行。目前多用全光自動噴霧裝置的苗床,以干凈細河沙作為扦插基質,厚度15~20厘米。苗床底部先鋪20厘米的碎石或碎磚塊,再鋪10厘米厚河卵石或爐渣,以便于滲水,最后鋪上扦插基質。
③扦插方法。插前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用量為7克/平方米,24小時后用清水充分淋洗,苗床噴水。3~4小時后用自做的打孔板打孔扦插,準備移植的株行距2厘米×7厘米,不移植的為5厘米×10厘米,扦插深度2~3厘米。扦插后立即用噴壺噴水以彌合孔隙。
④插后管理。打插后白天每2分鐘、夜晚每10分鐘噴霧一次,始終保持葉面有一層水膜,最好在苗床四周設立風障,可防止風對噴霧的影響和減少枝葉水分蒸發。插穗一般15天左右開始生根,以后逐漸減少噴水次數。扦插后每周噴0.2%~0.5%的尿素和多菌靈各一次,30天后噴施0.2%~0.5%的磷酸二氫鉀,以便促進幼苗生長和預防病害。
⑤苗木移植。45~60天后根系發育完全,需要移植的苗木即可進行移植作業。移植的苗木要醮泥漿,株行距5厘米×10厘米;移植后遮陽半個月左右,同時注意灌水保濕。
(2)硬枝扦插育苗
①插穗采集。采條時間為2~3月,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芽密集飽滿的2~3年生、直徑1~2厘米的枝條為種條。要按品種和雌雄株分開,剪去種條上的細枝和枝刺,有選擇地截成長度15厘米左右的插穗,然后按同一方向每100根捆成一捆,放在窖內,用濕沙埋藏,濕沙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
②扦插方法。打插時間以地表以下10厘米處的地溫達10℃以上時為佳,在4月中旬左右,最好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中進行。插前細致整地,施足底肥,農家肥30噸/公頃。扦插前插穗用流水浸泡24小時,然后用濃度為150~200毫克/千克的ABT生根粉或吲哚丁酸處理2小時。株行距一般為10厘米×20厘米,用鍬開縫或打孔扦插,上露1~2個芽,踩實后澆透水。
③插后管理。設施育苗扦插后進行遮陽,無須過多澆水,保持地面濕潤即可,當發出枝葉后逐漸減少遮陽,并滅少灌水量露地育苗在扦插后10天內灌大水2次,以后不旱不灌水,加強松土除草即可。
(3)播種育苗
①種子處理。沙棘果實采收后揉搓或搗爛,浸泡1晝夜,搓去果肉漂洗干凈后晾干。播種前采用浸種催芽,先將種子用1:1000~2000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0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50℃左右的溫水浸種24小時。浸種后堆于10℃左右的條件下層積催芽,每天翻動數次。待4~7天后,有50%左右的種子破嘴發芽,即可播種。
②播種。選擇有灌溉條件的輕質土壤為育苗地,施足底肥,細翻碎土,灌足底水。春秋皆可播種,以春播為佳,當4月中旬前后,土層5厘米深處溫度達10℃左右時播種。采用條播法行距20~30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播種量70~90千克/公頃。
③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應間苗2次,第一次在第一對真葉出現時,保留株距3厘米;第二次是在第四對真葉出現時,保留株距8厘米。及時灌水以防高溫日灼,一般一年生幼苗應灌水4~5次,在6~7月追施速效氮肥1次,施肥量100~150千克/公頃。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