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用途可將沙棘品種分為果用型、牧用型(飼料林)、觀賞型、生態型(防護林)、能源型(薪炭林)以及各種兼用型。

(1)果用型品種。主要有烏蘭沙林、橘豐、遼阜1號和遼阜2號,此外,還有烏蘭格林、丘依斯克、橘大等。

①烏蘭沙林。灌叢型,樹高1.5~2.0米,無刺或基本無刺。漿果長圓形或橢圓形,適用于經濟型沙棘園栽培。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集約栽培條件下鮮果產量可達15.0~22.5噸/公頃,病蟲害較少,適于北緯38以北或緯度稍低但海拔較高地區栽培。

②遼阜1號。灌從型,高約2米,無刺或少刺,樹形較開張。果實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在7月底8月初成熟,集約栽培條件下鮮果產量10~15噸/公頃,適于東北地區栽培

③遼阜2號。樹形較緊湊,分枝角度小,頂端優勢明顯。果實在8月中旬成熟。其他性狀同遼卓1號。

④新墾沙棘1號。新墾沙棘1號是從沙棘品種烏蘭沙林自然實生苗中選育的沙棘新品種。果實卵圓形,平均百粒果重63.4克,最大單果重1.2克,深橘黃色,果頂有紅暈。在新疆北疆地區栽培,果實8月上旬成熟。

⑤秋陽。秋陽是從蒙古沙棘實生后代中選育出的中熟、適于加工的新品種,其灌叢開張,長勢中庸。果大、圓柱形、橙黃色、無刺或少刺,果柄長,易采摘,平均單果重0.69克。含可溶性固形物8.9%,維生素C4800毫克/千克,出汁率78%,品質佳,抗性強,豐產性和穩產性好。果實8月上中旬成熟。

(2)牧用型品種。①草新1號。灌叢型,主體為無刺型中國沙棘雄株,生長旺盛,適口性好。該品種適應性強,耐瘠薄,適于黃河流域裁培。

②草新2號。灌叢型,無刺或少刺,以雄株為主,生長旺盛,萌蘗力強,牲畜啃食后可再發多數新梢,很快恢復樹勢。可用在北緯0以北或玻韓度稍低但海找較高的地區栽培。

(3)觀賞型品種。①紅霞。主干型,枝刺較多,果實橘紅色,百果重20~25克,果實極密,入冬后果實可在樹上掛3個月以上。適于在“三北”地區選用。

②烏蘭蒙沙。主干型,果實橘紅色,百果重20~25克,色澤艷麗,觀賞期達4個月以上。適用于“三北”地區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方栽培。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

[原創]沙棘的主要優良品種介紹

圖文簡介

沙棘為胡頹子科沙棘屬飲料類經濟林樹種,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等。果實中含多種維生素,其中每100g維生素C含量達1102~1438毫克,比號稱“維C之王”的獼猴桃高3~4倍,所以,沙棘果實可做飲料,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