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病蟲害防治

龍牙楤木春季有蚜蟲危害嫩芽,夏季有云斑天牛咬食葉片。

據日文獻報道,栽培的龍牙蔥木,危害最大的是立枯疫病,癥狀表現為新梢失去生氣,數日之內葉柄和葉片迅速萎蔫、立枯,靠近地面和根部的表皮內組織呈水漬狀和淡褐色至黑色的軟化腐敗狀。此外,還有瘡痂病和白紋病。

(1)立枯疫病的防治。加強生態防治,取消可能傷根的作業。建園避開排水不良的地塊,在園地周圍挖好排水溝,栽植無病苗。

(2)瘡痂病的防治。于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期,噴五氯酚鈉500倍液于全株,進行預防。

(3)白紋病的防治。主要是避開可能發病地塊,栽苗時用苯菌靈和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漬處理種根和種苗。

2、采收

楤木芽菜一般于4月下旬開始萌發芽,5月上旬當芽長到12厘米左右,葉片尚未完全展開時進行采收。采摘過早,產品質量不合格,又造成資源浪費;采摘過晚,外表木質化不能食用。因此,要適時采收,采摘時去掉越冬黃葉,保證質地鮮嫩、無雜質、無腐變、色綠葉純正。不過木芽菜也有綠色和紫色之分。春天,當嫩芽發出12厘米左右時采摘,采后去掉芽外殼,對綠色和紫色嫩芽要分別扎把加工包裝。采集須注意兩點,一是不要帶老化柄、老売、硬刺和雜質,這些都是不能食用的雜質;二是要分清雌、雄芽,雄芽稱火刺嫩芽不能出口。要當日采集當日上市或加工,保其鮮度。采收時,手扶樹干,一手掰芽,防止傷皮。

據調査,露地栽培,在春季采收1次,一般每畝可收芽菜150~200千克。大棚栽培,可冬、春采收2次,第一次采收嫩芽在1月下句至2月上旬,收后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25千克,并及時灌水,促進第二次壯芽生長。第二次采收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采收后,也要及時追施三元復合肥并灌水,促進植株營養生長。每畝產量在300~600千克。采收時,做到掰主芽、留側芽,以保證植株營養生長正常。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副教授 王玉慶

[原創]龍牙楤木的主要病蟲害防治及采收技術

圖文簡介

栽培的龍牙蔥木,危害最大的是立枯疫病,癥狀表現為新梢失去生氣,數日之內葉柄和葉片迅速萎蔫、立枯,靠近地面和根部的表皮內組織呈水漬狀和淡褐色至黑色的軟化腐敗狀。楤木芽菜一般于4月下旬開始萌發芽,5月上旬當芽長到12厘米左右,葉片尚未完全展開時進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