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孕產婦型小米粥
(1)原料配方 小米28%、玉米9%、大米12%、大豆15%、花生7%、芝麻5%、大棗粉9%、枸杞粉3%、白砂糖7%、紅糖5%,添加乙基麥芽酚0.1%、甜蜜素0.3%、乳酸鈣0.7%、硫酸亞鐵和葡萄糖酸鋅適量。
(2)工藝流程 原料→膨化→混合→滅菌→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①原料處理。將大棗和枸杞洗凈后瀝干水分,在65 ℃的溫度下進行干制,并趁熱分別進行粉碎,過50目篩取粉備用;將花生和芝麻分別烘烤或焙炒至有濃郁的芳香味,破碎,粒度達到2 mm。②原料膨化。將小米、大米、大豆和玉米按配方的比例進行混合,加水調成含水量為14%~15%的混合物料,送入膨化機中進行膨化,膨化的工藝條件為溫度125 ℃、壓力0.8 MPa、轉速300轉/分鐘。混合物料膨化后利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的粉狀物料。③混合、滅菌。將上述經過處理的原料混合均勻,并添加各種添加劑,采用紫外線進行滅菌,滅菌后經過包裝即為成品。
2. 小米綠豆速食粥
(1)工藝流程 ①小米→預處理→煮米→蒸米→冷水浸漬→干燥;②綠豆→預處理→煮豆→蒸豆→干燥;③甘薯淀粉+其他輔料→混合→造粒→干燥;①+②+③→混合→配比→成品。
(2)操作要點 ①速食米的制備。將小米放入溫水中浸泡10分鐘,利用80 ℃的熱風干燥30分鐘,取出后放入鍋中先煮6分鐘~ 7分鐘,然后利用冷水浸漬1分鐘~ 2分鐘,再利用100 ℃蒸汽蒸10分鐘,取出后在50 ℃~80 ℃的干熱條件下連續烘干30分鐘,得到顆粒完整、半透明的速食米。采用上述工藝條件,小米經過一濕一熱處理,米粒內外的水分平衡在短時間內引起突然變化,這種變化引起了米粒內部局限性裂紋的產生,有利于煮米和復水時水分的吸收。②速食綠豆的制備。綠豆煮前不作任何處理,直接加熱軟化,需40分鐘~ 50分鐘,雖也可達預期要求,但從能源角度考慮不夠合理。所以,采用將綠豆利用90 ℃的熱水浸泡30分鐘進行軟化,其效果較好;熱水浸泡后將綠豆取出,放入100 ℃沸水鍋內保持沸騰狀態13分鐘~ 15分鐘,煮至綠豆無明顯硬心又不致過度膨脹為止,切勿煮開花;將煮好的綠豆瀝盡水分,放入蒸汽鍋內,用100 ℃蒸汽蒸10分鐘~15分鐘,至綠豆徹底熟化,大部分裂口為止。蒸時一定要保持汽足,使綠豆多余水分迅速溢出,形成疏松多孔的內部結構,以增其復水性。③糊料的制備。為防止小米在熟制過程中部分黏性物質隨湯流失,降低成品的黏稠性和天然風味,將煮米的米湯蒸發至適量,然后加入甘薯淀粉進行造粒,放入80 ℃熱風中連續進行干燥。④配比。將速食米、速食綠豆和甘薯糊料按6∶2∶3的比例混合進行復水,沸水煮制3分鐘~ 5分鐘,就可得到色澤淡黃、懸浮性良好、口感軟綿、美味可口的小米綠豆速食粥。
3. 無油綠豆小米方便粥
(1)工藝流程 ①小米→煮沸→蒸制→速凍→干燥→α-小米;②綠豆→淘洗→浸泡→蒸制→速凍→干燥→α-綠豆;①+②→混合調配→無油綠豆小米方便粥。
(2)操作要點 ①α-小米的制備。選擇色澤均勻、顆粒飽滿、無蟲害、無霉變、無雜質的小米為原料。利用清水將小米淘洗干凈;將淘洗干凈的小米放入水中進行煮沸,時間為5分鐘,使小米達到無硬心、不結塊、復水性好;蒸制的作用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方面是提高米粒的糊化度,進一步提高成品的復水性;另一方面是高溫高濕干燥,去除米粒間的多余水分,防止黏糊,同時保持米粒結構的完整性,不變形。蒸制時間為30分鐘左右,蒸后的米粒完全熟化,又容易分散開,復水性好。將蒸制后的小米在-30 ℃~-40 ℃的低溫條件下進行速凍,使米粒內外完全凍結,然后在鼓風恒溫干燥箱中升華解凍3分鐘~ 5分鐘,解凍溫度為150 ℃~170 ℃,如此反復5次~ 8次,其結構基本確定后在80 ℃左右的溫度下進行干燥,直到含水量小于6%,米粒較酥脆,無焦味,即為α-小米。這樣處理后小米既易于保存,而且復水性又好。②α-綠豆的制備。選用無雜質、無蟲害、無霉變的綠豆為原料。用清水淘洗干凈,然后用開水進行沖泡,用水量根據綠豆的吸水量而定(一般情況下兩者的比例為1∶1),要求浸泡24小時后,綠豆不但能全部膨脹,而且能把浸泡用水完全吸收,這樣既可保證綠豆的吸水性好,又可避免綠豆中營養成分的損失;對綠豆進行蒸制的作用和對小米蒸制的作用相似,綠豆蒸制的時間以30分鐘為宜,這時綠豆完全熟化,全部膨脹,色澤仍為豆綠色;其操作和α-小米的速凍、干燥基本一致。③混合調配。將上述制得的α-小米和α-綠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即為成品。食用時用熱水沖調即可。
4. 小米南瓜快餐粥
(1)工藝流程 ①南瓜→清洗→去皮去瓤→切塊→干燥→與軟玉米糝混合膨化→粉碎→過篩→軟玉米南瓜粉;②小米→淘洗→浸泡→脫水→熟化→脫油→α-小米;①+②→混合調配→南瓜小米快餐粥。
(2)操作要點 ①α-小米的制備。選擇色澤均勻、顆粒飽滿、無蟲害、無霉變、無雜質的小米為原料。利用清水淘洗干凈后,放入60 ℃~70 ℃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加水量不宜太多,以浸沒小米1 cm~2 cm為宜,以免損失小米中的營養成分,使小米的含水量達到40%左右時為止。這樣脫水后米粒酥松,復水性好。將浸泡好的小米用篩網瀝干水分,然后起酥油對小米進行油炸,使小米脫水、熟化。脫水溫度以180 ℃左右為宜,在此溫度下脫水,米質酥脆、無焦味、復水性好。然后,對小米進行脫油,得到α-小米。小米脫油后,含油量降低,易于保存,而且符合傳統風味。②軟玉米南瓜粉的制備。選擇內部呈金黃色,味較濃,無蟲蛀、霉變的南瓜為原料。用清水將表皮清洗干凈后,用刀去皮去瓤,切成5 mm左右的小塊,然后用熱風干燥機對其進行干燥,干燥溫度為65 ℃~85 ℃,若溫度太低,干燥速度太慢,易腐爛變色。若溫度過高,易產生焦味,破壞南瓜的色香味。將預先進行軟化的玉米糝和干燥后的南瓜塊按5∶1的比例進行混合,然后送入膨化機中進行膨化,為達到較好的膨化效果,膨化溫度要控制在180 ℃左右,將膨化好的混合料,利用粉碎機進行粉碎,并過40目篩,即得軟玉米南瓜粉。③混合調配。將上述制得的軟玉米南瓜粉和α-小米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即得南瓜小米快餐粥。食用時用熱水沖調即可。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農產品加工雜志社總編 張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