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地選擇。龍牙楤木人工造林應選擇半陽坡、陰坡中下腹的適宜地塊,不要選在陽向陡坡干旱地塊。可廣泛應用于退耕還林、疏林地改造及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地塊。最好選擇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深翻做成1.8~2.0米寬的畦,并施足底肥(氮、磷、鉀各100千克/公頃)。龍牙楤木喜土壤疏松、濕潤、光照較充足的條件。進行人工栽培,必須有灌溉條件或年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的濕潤氣候和土壤條件。宜選擇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以上,忌黏重土和鹽堿土。龍牙楤木根部肉質,喜富含腐殖質的松軟土層,以棕色森林土最宜:龍牙楤木又屬半陽性樹種,坡向以西朝陽最佳,群眾稱半陽半背。造林地不宜選擇風口或易遭晩霜危害的地塊,否則霜害會帶來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栽植前應先深翻土地,清除樹根和石塊,做成1.0~1.2米寬,高20~40厘米的畦,兩畦之間留寬1米左右的作業道。山地要人工整修魚鱗坑,以直徑100厘米的坑盤為宜,將上沿土向下扒填,形成“外噘嘴、里流水”的小地形,以促進栽后保墑。每畝施有機肥300~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20~25千克,深耕20~25厘米,打碎土塊,整平后做成1.5米寬的畦備用。

(2)移植造林。據黑龍江省林副特產研究所介紹,龍牙楤木造林方式有帶狀造林、裸地造林、混交造林等3種。

①栽植時期。龍牙楤木幼苗移栽定植的時間可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生育期短的地區以春栽為好。秋栽,在葉片全部落完后的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春栽,在萌芽前、土壤解凍后的3月份。株距0.7~0.9米,每公頃栽苗6000~7000株。定植穴深約30厘米,穴距約1米。為了促進生長,每穴施入硝酸銨15~20克,磷酸二銨10~15克,硫酸鉀5~10克,與土混勻,上蓋一層土,以防肥料直接與苗根接觸,影響成活。栽植深度15~30厘米。

②移栽方法。首先按苗木的大小、粗細進行分類。栽植密度為:株距0.7~0.9米,每公頃栽苗6000~7000株。定植穴深約30厘米,穴距約1米。為了促進生長,每穴施入硝酸銨15~20克,磷酸二銨10~15克,硫酸鉀5~10克,與土混勻,上蓋一層土,以防肥料直接與苗根接觸,影響成活。栽植前將植株平茬到50厘米高(剪下的枝條可貯藏,留作抒插繁殖),用0.2%的生根粉水浸泡根系4小時。據試驗,平茬定植的較不平茬的成活率提高21%;用生根粉處理較不處理的成活率高出119%栽植深度為15~20厘米,不宜太深。栽后覆土、壓實、扶正、及時灌水。

(3)栽后撫育管理。在栽植的當年,由于苗較小,要注意控制雜草和干旱,保持坑盤內無雜草。每年6月、8月要進行坑內松土;一般不施肥,特別不能施化肥,如硝酸銨、硫酸銨、碳酸氫銨等最易燒傷根系,因為龍牙楤木根肉質,經受不起化肥的刺激。

①保溫保濕。在移栽后、發芽前始終保持土壤濕潤,以保成活,但不能漬水。大棚栽培可在11月份扣棚。當外界氣溫降到0℃以下時,注意棚上加蓋草簾或保溫被保溫。

②控制雜草。定植當年要特別注意控制雜草,否則,雜草會抑制根蘗苗的發生和正常生長,一般進行2~3次除草撫育,第二年撫育1~2次,植株基本郁閉成林。

③短截促萌。龍牙楤木幼期分枝能力很差,多呈單一主干其主要原因是頂芽有很強的向上力,抑制了側壓萌發。為了盡快增加單位面積株數,培育多頭樹冠,采取短截的方法可達到良好的效果。其方法是:對栽植第二年的植株距地面15厘米高處截干,3年以上的植株春季采芽后剪去主干的13左右即可。2~3年生的植株,每年春季采芽后,要進行修剪整枝,以防止植株過高,促進多發分枝,以提高翌年的產量。修剪的方法是:靠近枝條基部,留4~5個側芽,將上部剪去。修剪時間,不同地區要靈活掌握,原則是給新梢生長留足100天以上的時間。為了控制當年枝條的生長高度和促進枝條成熟,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B9?。方法是在植株生長旺盛季節(6月下旬至7月上旬)選擇晴朗天氣,用B2的300倍液,噴灑莖葉。4~5年后,植株生長勢明顯下降,需砍伐更新。更新是在春季化凍后,將老株周圍的根系切斷,采收結束后將老株從基部砍除。

④施肥管理。從第二年起,每年要適當進行追肥。追肥可用農家肥,也可用化肥。追肥應在春季或秋季。追肥方法,農家肥可直接鋪在畦上,化肥應刨坑施入,后覆土。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副教授 王玉慶

[原創]龍牙楤木的露地栽培技術

圖文簡介

龍牙楤木人工造林應選擇半陽坡、陰坡中下腹的適宜地塊,不要選在陽向陡坡干旱地塊。可廣泛應用于退耕還林、疏林地改造及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