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樹整形。香椿豐產樹形有分層形、紡錘形、灌木形、叢狀形、獨干形等。

①分層形。苗高2米時摘除頂梢,促進側芽萌發形成三層骨干枝,第一層距地面30~40厘米,第二層距第一層約60厘米第三層距第二層約40厘米,此形樹干較高,產量穩定,木質化程度高,抗寒抗旱能力均強。

②紡錘形。苗高1米左右時摘心,促發新枝,新枝長25厘米左右時再次摘心,之后發出的枝條任其自然生長,只疏去細弱枝和生長部位不當枝,此形樹干較矮分枝較多,酷似掃把,又稱掃把形。

③從狀形。每年在近地面處平茬或摘心,同時早春距根頸20~30厘米處深創土壤20~30厘米,促發萌蘗3~5個,經3~4年處理可培養成每株有15個以上大枝的叢狀樹形;對3株一穴叢狀栽植的樹,可在栽后第二年連續采摘頂芽2~3次,并在壯枝基部5~10厘米處環割,促發3~5個新枝,年底可培養成每株有15個以上椿頭的叢狀樹形,7~8年后疏除部分弱株,更新復壯,此形多用于梯田邊、溝渠旁及風沙較大的地區,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與一體。

(2)修剪要點。每年冬剪疏去1年生過密枝、過弱枝、病蟲枝、枯死枝,當萌芽部位外移到樹冠外層時,在大枝基部留20~30厘米回縮,也可適當疏掉部分多年生老枝,進行更新復壯。矮化密植園3~5年后要進行疏伐或重新栽植。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副教授 王玉慶

[原創]香椿苗的整形修剪技術

圖文簡介

香椿豐產樹形有分層形、紡錘形、灌木形、叢狀形、獨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