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地環境

1.1環境條件  在清徐、小店、晉源、尖草坪、杏花嶺、陽曲、古交、婁煩選擇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可參照NY511規定執行。

1.2土壤條件  油葵對土壤適應性廣,重粘土到輕砂質土壤都可種植。最適pH為5.5~8.5。

2種子

2.1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性強、生長整齊、抗病、優質、高產、含油率高的G101、內葵雜1號、晉葵2號等油葵品種。

2.2種子質量  符合GB 4407.2要求。

2.3種子特殊要求  拒絕使用轉基因油葵品種。

2.4種子處理 精選種子,先篩去夾雜在種子間的病菌菌核和雜質,然后用水浸泡,使種子與菌核分開。

2.4.1溫水浸種  將干種子置于45℃~50℃的溫水中,每100㎏種子用200㎏水,攪拌15min,撈出浮于上層的種子曬干備用。并剔除病粒、蟲粒及秕小粒。

2.4.2藥劑浸種  用種子重量0.5%的50%菌核凈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菌核病、黑斑病、黃萎病等。

3播前準備

3.1選地  選擇土層深厚,保肥、保水,前三年沒有種過油葵,輪作周期4年以上的地塊。

3.2整地施肥  在3月下旬~4月上旬,春淺耕10cm~15cm,并隨梨施入每667㎡優質農家肥1000kg~1500kg,碳銨30kg~40kg,過磷酸鈣30kg。然后拾凈根茬,精細耙耱,保蓄土壤水分。

4播種

4.1播種量  每667㎡用1.5kg~2.5kg。

4.2播種期  春播,當氣溫穩定在15℃時,地表5cm土溫穩定在10℃時為適宜播種期。一般在在4月下旬~5月上旬,要根據當年的氣候變化而確定。復播,當小麥收獲后及時播種。

4.3播種方式

4.3.1穴播  按株行距要求,人工用鎬挖窩,點籽4粒~5粒、點肥、覆土約5㎝左右。

4.3.2條播  用定好株行距的機械進行播種或用梨耬開溝播種。

4.4種植密度  株距30cm~40㎝,行距70㎝,每667㎡2500株~3000株。

5田間管理

5.1查苗補苗  當發現缺苗時,應及時進行補苗用或帶土移栽。確保留苗密度。

5.2間苗定苗  二對真葉時間苗,每穴留2株。三對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并清除雜苗、雜草和病苗。

5.3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苗期后開花前,每667㎡追施硝銨10㎏~15㎏,或碳銨20㎏~25㎏或尿素7.5㎏~10.0㎏;第二次追肥在結盤時進行,每667㎡追施硝銨15㎏、氯化鉀15㎏。

5.4中耕除草培土  結合間苗、定苗、追肥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

5.5打杈打葉  發現分杈要及時、徹底打掉,在密度過大時把部分老葉打掉。

5.6人工輔助授粉  開花期,在上午9時~11時,下午3時~5時,用硬紙剪成圓形,比花盤小一點,上面墊棉花,再蒙一層絨布,制成軟撲。開花2d~3d后,將軟撲輕輕摩擦花盤,使花粉粘在軟撲上,然后連續摩擦其它花盤。2d~3d授粉1次。或將相近的兩個花盤相對進行摩擦授粉。

6病蟲害防治  防治原則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 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 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

6.1綜合防治  綜合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對本作物的有效防治方法。

6.2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抗蟲害品種,實行輪作倒茬,清除田間雜草、根茬及病株殘體,生長期多中耕鋤草并增施氮、磷、鉀肥。

6.3生物防治

6.3.1選擇對天敵殺傷力小的,低毒性化學農藥,避開自然天敵對農藥的敏感期,創造適宜自然天敵繁殖的環境等措施,保護天敵,利用田間捕食螨、寄生蜂等自然天敵,以及釋放天敵控制有害生物的發生。

6.3.2施用“農抗120、新植霉素、紅霉素、751、農用鏈霉素、菌克毒”等生物殺菌劑防治菌核病等;

6.3.3施用“BT生物農藥、阿維菌素、滅幼脲、1.8%愛福丁、蟲螨光、1.5%維多力、NPV昆蟲病毒”等殺蟲劑防治棉鈴蟲等。

6.4物理防治 利用姓誘劑誘殺成蟲。

6.5化學防治

6.5.1菌核病的防治 花盤期用40%菌核利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200倍液噴灑植株下部及花盤被面;或者使用50%速克靈、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1次~2次,間隔7d噴1次。

6.5.2褐斑病的防治  發病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6.5.3白粉病的防治  發病期用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6.5.4棉鈴蟲的防治  二代、三代、四代棉鈴蟲卵盛孵期或幼蟲2齡盛期前用Bt乳劑2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1500倍液~2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75%拉維因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5d噴1次,連噴2次~3次。

6.5.5紅蜘蛛的防治  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復方瀏陽霉素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200倍液噴霧防治,7d噴1次,連噴2次~3次。

7適時收獲  當大部分花盤背面變黃,從花盤背面邊緣向里有2cm~3㎝變成褐色;莖桿變黃或黃綠;中上部葉片黃化或脫落;種子皮殼硬化時,可收獲。產品質量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油葵標準要求。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山西省太原市無公害油葵栽培技術

圖文簡介

太原市無公害油葵在清徐、小店、晉源、尖草坪、杏花嶺、陽曲、古交、婁煩選擇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可參照NY511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