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又名向日葵、葵花,是一種適應性很廣的油料作物。它耐旱、耐澇、耐鹽堿、抗瘠薄,既可春種,又可復播。當年即可采集果實加工成油,其籽粒含油率高,一般達35%~40%,且油品品質好,除食用外,還具有其它廣泛用途,經濟價值高。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山西、寧夏、陜西、吉林、河北、河南等省區。
一、油葵對壞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向日葵是喜溫作物,又耐低溫,幼苗在5~10℃即可發芽,幼苗能忍受-2℃低溫。因此在高寒地區,生育期較長的品種可適當早播。
2、水分 油葵耐旱力較強,幼苗至開花前吸水較少,只占全生育期的20%~25%,開花至種子灌漿時期保證水分的供應是高產豐收的關鍵。
3、土壤 油葵適應性較強,對土質選擇不嚴格,一般土地均能種植
4、營養 花盤形成至開花期吸收營養物質最多,占全部營養物質的75%。幼苗期吸收營養很少,出苗至花盤形成需磷最多,花盤形成至種子蠟熟期吸收鉀最多。為保證油葵優質高產,籽粒飽滿充實,應注意施全肥,前期以磷為主,中后期以氮、鉀為主。
二、油葵品種介紹
G101 由美國迪卡公司育成,該品種為三交種,中早熟品種。生育期100~110天,夏播90天左右,株高150厘米,無分枝,花盤直徑20厘米,單株粒數1200粒,種皮呈黑色帶花紋,百粒重約7克左右,出仁率77.8%,含油率45.93%。高抗銹病和霜霉病,山旱地畝產150~200千克,高產田畝產可達350~400千克,適宜陜西、內蒙、寧夏、甘肅、新疆、山西等省區各類地貌和土壤種植。春、夏播均可。
諾葵212 由瑞士諾華種子公司引進。該品種春播100~105天,夏播85~90天,花盤直徑22厘米,單頭無分枝,總葉片26~28片,株高165~215厘米,高抗向日葵霜霉病、菌核病等典型病害。抗倒性好,盤徑不折,含油率高,籽仁含油率高達54.41%,一般產量250千克左右,適宜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各地種植。
內葵雜1號 由內蒙古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該雜交種屬早熟品種,生育期107天,株高170厘米,無分枝。葉片34~36片,花盤直徑20厘米,籽粒黑色。百粒重5~5.5克,出仁率73%~78%,含油率48%,是國內籽實含油率較高的雜交種,平均畝產160公斤左右,適宜我國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山西等大面積生產應用。
晉葵5號 由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所育成。該品種屬早熟品種,春播生育期106天,麥茬復播85天,株高160~180厘米,葉數35片,花盤直徑20~24厘米,種皮黑色有灰色條紋,出仁率77.4%,百粒重7.6克,籽實含油率51.44%,平均畝產137公斤。適宜山西省各地水地、旱地、丘陵山區及輕鹽地種植,也可在晉南麥茬復播。
法國矮15油葵是甘肅省農科院從國外的幾個油葵品種中選育而成,該品種從播種到收獲115~125天,株高160厘米,盤徑20~30厘米,不倒伏,籽粒皮薄,仁飽滿,含油51%,出油率38%,油脂純正、清香,品質僅次于花生油。平均畝產200~250公斤,采用地膜種植可達300公斤,適宜在干旱、缺水地廣種薄收、無霜期短的地方種植。
美國矮大頭 該品種由河北農業大學農村科技開發中心由美國引進的新一代高產抗病油葵雜交種。近三年在河北、河南、山東、新疆、內蒙、山西、甘肅、廣西、云南等地種植,充分證明該品種在產量、品質、適應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是目前油葵的理想換代品種。矮大頭567DW與目前生產上主栽品種相比,有以下特點:
1、個子矮、花盤大、產量高。株高100-120cm,比G101矮50~70cm。花盤直徑17~22cm,一般畝產230~330公斤。比G101增產10~20%。
2、莖桿粗、節間短,抗倒伏能力強。矮大頭567DW植株矮,葉肥大,葉柄短,莖桿粗壯,節間短,抗強風、抗冰雹,抗倒伏能力強。
3、抗病、耐旱、耐瘠,耐鹽堿,適應性強。耐菌核病,高抗銹病??梢栽诟珊?,瘠薄、鹽堿地區廣泛種植。
4、既能春播,又能夏播;既能平播,更宜套作。矮大頭567DW春播生育期105天,夏播生育期90~95天。非常適宜與甜瓜、棉花、冬瓜等作物套種。
5、花期花盤為黃色,花粉量大,自交結食率高,花盤緊湊,受降雨影響小。每10畝地放一箱蜜蜂可提高產量10%以上,籽粒輻射狀緊密排列?;ūP結食率高,后期多下垂,鳥害也少,還抗風雹。
6、出油率高、油質好。矮大頭567DW千粒重70g,籽實含油率45~50%,出仁率76%。
三、雜交油葵的豐產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油葵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廣,一般酸堿度在5.5-8.5之間,從重黏土至輕紗質土壤,都可以種植,但要盡可能選擇土層深厚,保水保費性能好,近二三年沒有種過向日葵的旱平地、溝壩地或上坡糧梯田種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淺耕10~15厘米,并隨犁畝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然后精細耙耱,力爭田面平整而疏松,墑情良好,為苗全苗壯奠定基礎。
2、選擇良種
目前推廣的油葵雜交種很多,主要有美國G101、康地5號、諾葵212、法國矮15,美國矮大頭等,再選種上由于各地氣候條件不同,應選擇經試驗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適宜我區種植的品種有美國G101、諾葵212、美國矮大頭。
3、種子處理
現將待播的種子去掉爛粒、病粒,留下結實飽滿的籽粒。播前先曬種2-3天,加速酶的活化,以利種子發芽出土,然后進行種子處理,用10%甲柳酮銨20克加水200毫升拌種2公斤,拌勻后晾干播種,既防蟲,又防病。
4、適時播種
油葵播期因地、因品種而定,油用種多屬早熟或中早熟,需6℃以上的有效積溫1700℃左右。一般春播播期內蒙古中西部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山西中南部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間,丘陵旱地在5月中旬前后。河北省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各地的高寒山區在5月上旬前后。夏播播期,陜西省渭北地區以6月上中旬為宜,山西、河北等地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宜。
5、合理密植
在中等肥力土壤上種植油葵,最佳密度2500~3000株左右,實行寬窄行種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30~40厘米,播種時按行距、株距定穴點播,播深3~5厘米。
6、田間管理
及時查苗補苗,確保全苗 油葵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大,出苗比較困難,尤其是整地質量不好、天氣干旱少雨時,易造成缺苗。點播時可在行間播種備用苗,缺苗時及時移苗補栽,補苗后立即澆水。
間苗與定苗 當油葵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二或第三對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
中耕除草培土 油葵生育期內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進行,第三次中耕在封壟前進行,并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培土高度10cm,以促進油葵根深葉茂,防止倒伏。
打杈、打葉 有些品種在花盤形成期,中上部的腋芽會長出分枝,雖然也能長出花盤,但通?;ūP小,籽粒不飽滿,還會影響到主莖花盤的發育。要及時摘除分枝,促進主莖花盤的生長。對于葉片有病斑發生的,以及下部的老葉、黃葉要及時摘除,以利于通風透光。
人工授粉 油葵屬異花授粉作物,大面積種植一般采用放養蜜蜂授粉。面積小的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具體做法為:在開花授粉期,將相鄰的一對花盤對在一起輕輕搓一下,每隔2~3天進行一次,一般2-3次。授粉在上午10~11點效果最好。
肥水管理 油葵對肥料的吸收前期較少,后期較多。春播油葵在播種時施足基肥,畝施磷銨10~15公斤,可在7~8對真葉時開溝追施氮鉀肥,尿素8公斤加氯化鉀15公斤。可滿足畝產250公斤油葵所需養分。夏播油葵在苗期每畝可追施尿素5~7公斤,現蕾開花前追肥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施肥深度10cm左右。
油葵生長前期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強,宜進行蹲苗以促進根系生長。地表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防止爛根死亡。在現蕾至開花前,如遇到旱情,應及時澆水。
7、病蟲害防治
油葵苗期蟲害主要是地老虎和象鼻蟲。春播油葵棉鈴蟲發生危害輕,一般不用防治。夏播油葵后期如果危害重,需防治。防治地老虎的方法是撒毒土。每畝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公斤,摻入40~60公斤細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防治象鼻蟲:選用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功夫菊酯1000倍液噴霧。
病害重點是菌核病和黑斑病。菌核病又稱爛盤病,在幼苗至開花期都能發病。黑斑病在葉、葉柄和莖上形成黑斑。防治方法:(1)合理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進行三年以上輪作倒茬。(2)發現病株要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運到田外集中銷毀。(3)使用殺菌劑,如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800倍液的多菌靈進行噴霧防治。
8、及時收獲
油葵成熟后要及時收獲。收獲適宜期為植株莖稈變黃,葉片大部分枯黃、下垂或脫落,花盤背面變成黃褐色,舌狀花瓣干枯脫落,果皮變堅硬時。
收獲油葵只須割下葵餅,運到水泥曬坪或棚布上,葵盤面朝天晾曬半天,籽粒即收縮,用木棍或連枷敲打葵盤,便可輕易將籽粒脫下來,然后直接晾曬葵籽,1~2天后即可裝袋收藏,隨時可到就近的油榨坊去榨油。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