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西傍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區劃面積1.6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5萬,其中耕地面積33.5萬公頃,農業人口229萬,地處黃土高原,地形東高西低,地勢起伏,山地、丘陵、平川一應俱全。全年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降水集中,晝夜溫差較大,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9℃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大約在120~180天之間,適宜花生種植,且單產水平高于全省。
1、晉中市花生生產現狀
1.1花生是晉中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80年代種植面積在1.5~2萬畝,總產200萬公斤,單產100公斤左右;90年代種植面積2~4萬畝,總產450萬公斤,畝產150公斤;2000年以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面積最大為2001年達5萬畝,總產最高年2004年達1341萬公斤,單產最高年2004年達320公斤。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平遙、祁縣、介休汾河沿岸,以平遙縣面積最大,畝產最高。2008年花生面積和總產分別占全市油料作物的26.2%和44.4%;占全省花生面積和總產的20%和30%。近年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高于全省平均180公斤的單產。
2、存在問題
2.1優良品種面積小。花生種植品種主要以農家種老鼠嘴為主,優良品種推廣面積較小,影響了花生的產量、品質和效益。
2.2種植規模較小。花生種植效益好于玉米等作物,但生產過程費時、費工,且機械化程度不高,影響種植規模。
2.3加工龍頭企業少。全市基本無花生加工企業,花生銷售主要以花生仁為主,產業鏈較短,效益較低。
3、花生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3.1地膜覆蓋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
晉中市八十年代后期將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運用于花生,據多年多點對比統計,平均畝產花生(帶皮莢果)322.4公斤,比未覆蓋田畝增產63.6公斤,增24.5%。
地膜覆蓋花生一般畝產300~350公斤,高者可達500公斤以上,增產率為20~40%。在同等條件下可增產莢果60~80公斤。花生地膜覆蓋不僅增加了產量,還提高了品質。如含油量和蛋白質,油酸與亞油酸比值增大,氨基酸含量提高等。
3.2地膜覆蓋栽培的增產機理
增加土壤溫度,加快花生生長發育進程;據測定,花生生長發育前期,0~5厘米土層地溫平均增高3.2℃,生育中后期高0.8℃,全生育期平均增高2℃。一般早出苗6~8天,早開花6~10天,早結莢7~9天,成熟期提早7~10天。保墑提墑,增強抗旱耐澇能力;促進根系發育和莢果充實飽滿;改善田間小氣候,提高花生群體的光合產量;控制無效果針入土率,提高莢果飽滿度。
4、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
4.1地膜的選擇
應選用寬度一般為80公分,能覆蓋兩壟花生,厚度一般為0.007±0.002毫米的微膜。每畝用量約4公斤左右。
4.2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
花生產區地膜覆蓋栽培應選用增產潛力大的中早熟花生品種。據多年大面積生產試驗示范,選用晉花4號、魯花系列及當地農家種“老鼠嘴”品種。
4.3選地與換茬
地膜覆蓋栽培改善了土壤環境條件,使花生處在較優越的環境中生長發育,長勢強,需肥水較多,加之覆膜栽培在生長期間不便追肥,因此,花生地膜覆蓋栽培應選用土壤肥力較高的壤土地,施足底肥,才能獲得較高產量。
花生不宜連作。一般連作2年減產20%以上,連作3年減產25.5%左右,因此,花生與其他作物輪作,調換茬口是增產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根據試驗,花生地膜覆蓋栽培,由于改變了土壤生態環境,促進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連作兩年減產相對較輕。但也不能重茬3年以上,還應強調輪作換茬。
4.4整地與施肥
精耕細作是地膜覆蓋栽培高產穩產的基礎,它關系到蓋膜的質量,關系到蓋膜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的效果。花生地上開花,地下結實,不僅根系的生長發展需要土層深厚,果針入土結實也需要上松下實的土壤條件。
施肥數量應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水平等情況來確定。據測定,在中等以上土壤肥力,畝產莢果300~400公斤的產量幅度內,需要施10~12公斤純氮、6~8公斤磷和9~12公斤鉀,在肥料搭配上要以有機肥料為主,化肥為輔,折合每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4000公斤,尿素9.8~13公斤或碳酸氫銨25-35公斤,過磷酸鈣35~50公斤,硫酸鉀12~16公斤。
4.5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地膜覆蓋花生栽培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措施。一般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2尺,窄行1尺,株距0.5尺,每穴下籽二粒、一穴雙株,隨及地膜覆蓋,畝留苗8000穴(16000株)。
4.6覆膜與播種
晉中市花生的適宜播期應從4月20日開始到4月30日結束。一般多為先開溝點種,后覆膜,要注意掌握播種深度,一般為3~5cm為宜。
4.7加強田間管理
出苗時及時破膜引苗,使側枝伸出膜面。花生中耕一般3~4次,第一次在齊苗后結合封孔進行,最后一次應在下針、封壟前不久進行。務必在封壟前除凈雜草。由于地膜覆蓋后容易生長過旺,若有旺長趨勢及時噴灑生長延緩劑控制。
4.8噴施除草劑
花生覆蓋地膜后,不便中耕除草,因此,蓋膜前必須噴施除草劑,否則雜草滋生,不僅降低蓋膜效果,而且也大幅度降低花生產量。
4.9防治病蟲害
花生蚜,每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8克,兌水配成2000~2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50毫升兌水60公斤,制成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
葉斑病,每畝用70%代森錳鋅粉劑70~80克,400~6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凈可濕性粉劑每畝70~100克,1000~1500倍液,任選一種。發生嚴重時兩種殺菌劑交替使用,施藥間隔10天左右,如天氣干旱,間隔期可適當延長。
4.10適時收獲。可依植株自然落黃,莢果的成熟度確定,過早或過晚收獲均會對產量受到損失。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