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屬菊科向日葵屬,為一年生草本油料植物。它具有喜溫、耐旱、耐瘠薄、抗鹽堿之特點,但也是需水需肥量較大的作物。向日葵的含油量較高,一般在18—40%之間,特別是油脂內含亞麻二稀酸可防血管硬化,對高血壓、心臟病有一定療效。它的適應性較強,在我國各地都普遍種植。

一、適宜范圍

向日葵是長治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黎城、平順、屯留、潞城、武鄉等縣。目前生產上應用的種植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旱地春播模式。種植形式為60~65厘米×50厘米,畝留苗2200株左右。平均畝產達到150公斤左右。

二是麥收后復播油葵。種植形式為60厘米×30厘米,畝留苗3700株。平均畝產達到140公斤左右。

三是條田種植模式:(1)小麥—玉米—油葵模式。以7.5尺為一帶,秋種9行小麥,春季套種2行玉米,麥收后在空檔內種植3行油葵,種植形式是50厘米×30厘米,玉米距油葵50厘米,畝留苗2670株。經濟效益:一般畝產小麥350-400公斤,玉米450-500公斤,油葵150公斤,三茬合計畝產值可達1500元左右。(2)小麥—油葵—大豆模式。以7.5尺為一帶,麥收后復播2行油葵,間作6行大豆,種植形式為50厘米×30厘米,畝植油葵1700株左右;或以9尺為一帶,復播2行油葵,間作9行大豆,油葵株距為25~30厘米,畝植油葵1500~1700株。經濟效益:一般畝產小麥450~500公斤,油葵100公斤,大豆150公斤,三茬合計畝產值可達1300元左右。

二、品種選擇

向日葵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適應性強、生長整齊、抗旱抗病力強,豐產性好、含油率高的優良品種。適于春播的商用品種有:LD5009、晉葵7號、晉葵3號、三道眉等;適于夏種的油用品種有:美國G101、汾雜3號、汾雜4號、S606、晉葵2號、康地5號、矮大頭等,可因地制宜選用。種子的質量要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LD5009是最新引進的一種長粒型美國食葵,品性好,商品性更佳。據專家鑒定,LD5009平均畝產400多斤,最高達到850斤以上,比常規品種畝增產一倍以上,畝收入近2000元左右。它突破了傳統長粒品種結實率差、產量低、商品籽粒不整齊等缺點,使產量更高更穩。在食葵育種水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主要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近兩、三年沒種過向日葵的旱平地、溝壩地或坡梁梯田種植。切忌選重茬和迎茬地。因為重茬、迎茬地菌核病比較重,如繼續種植葵花,病害加重,死苗多,減產嚴重,有的甚至絕收。

春播向日葵在3月下旬~4月上旬,春淺耕10~15厘米,并畝施腐熟優質的有機肥5000公斤左右,適當配施碳銨30~4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然后反復耙耱,精細整平。

2、輪作倒茬

向日葵的吸收水肥能力較強,一般種過向日葵的土地,其土壤肥力都明顯下降,所以必須實行輪作倒茬。按照常規要求大體三年輪作一次,即春播的輪作方式有:向日葵→大豆→高粱等。夏播輪作的方式有:冬小麥→向日葵→春玉米;谷子→小麥→向日葵等。輪作一般可增產18%~30%。

向日葵的前茬:

禾谷類作物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豆科作物雖好但易傳播菌核病,甜菜和苜蓿、三葉草等深根性牧草不宜作為向日葵的前茬。豆類不宜與油用向日葵種在一起,會降低含油率。向日葵黃萎病、白腐病嚴重時,馬鈴薯不宜作為其前茬。

3、選種拌種

在選定優種后要翻曬2~3天,種子純度達到95%以上,發芽率在80%~95%左右。播前用50℃溫水浸種3小時,晾干后再用0.3的瑞毒霉拌種可防治向日葵的霜霉病。

4、適時播種

向日葵的播種期應依據品種特性靈活掌握,一般食用種多屬中晚熟型,需6℃以上積溫1700℃~2000℃左右,于4月底5月初播種為宜;油用品種多屬中早熟類型,需6℃以上積溫1700℃左右,一般在6月底7月初收小麥后及時耕翻施肥,搶時下種。根據土質和墑情,合理選用人工穴播、犁開溝播或機播等種植方法。一般在黏土地上播深3~4厘米,在沙質地上可播深6~7厘米。播后覆土蓋嚴并進行鎮壓提墑,有利出苗齊全。一般食用種穴播時畝用種2~2.5公斤,每穴4~5粒,條播畝用2公斤左右;油用種的籽粒小,要適當減少播量,一般為1~1.5公斤左右。實行寬窄行播種,即大行距100cm,小行距40cm,株距30~40cm,畝留苗3000~3500株左右。對植株高大的食用品種,畝留苗2000~2500株即可。

5、田間管理

向日葵雖是抗旱作物,適應性較強,但需肥需水較多,根系的吸水力強。在田間管理上,重點應抓好間苗定苗、中耕除草、打叉打葉、人工授粉等工作。

(1)間苗定苗:向日葵是雙子葉植物,出苗較困難。因此,出苗后應及時進行查苗補苗,確保每畝計劃留苗密度。當幼苗長出兩對真葉時進行間苗,三對真葉時就進行定苗。對地膜覆蓋地塊出苗后要及時打孔,通風煉苗3~4天后,將苗放出膜外,并及時封嚴孔口,防止溫度和水分的散發。

(2)中耕除草與追肥:出苗5天后進行第一次中耕,深3~4cm,畝追尿素7~10公斤;一周后進行二次中耕,深8~10cm;當苗高60~70cm時,進行第三次中耕,耕深10cm;結盤時進行第四次中耕,結合中耕畝追尿素8~10公斤,硫酸鉀15公斤,并進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打叉和打葉:向日葵具有分杈的習性。為了保證產量和品質,必須及早將分杈打掉,以集中營養攻大盤。在開花授粉后,對密度過大、病害較重、通風透光不良、有徒長現象的地塊,可將莖部老葉、病葉和不起光合作用的殘葉通通打掉,以促進通風透光,加快籽粒的灌漿速度。

(4)人工輔助授粉:向日葵是自花授粉不結實的作物,主要以昆蟲傳粉來完成授粉結實。據實驗:有蜜蜂和昆蟲傳粉,空殼率14.8%,無蜜蜂和昆蟲傳粉,空殼率為85.8%,一般5畝放一箱蜂可增產15%~20%,蜂箱放置距離向日葵田120米為宜,這樣既可使向日葵增產,也可以發展養蜂事業。除養蜂外,有條件可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向日葵結實率,效果非常好。特別是在陰雨天、蟲媒較少的情況下,自然授粉不足,會嚴重影響籽實產量,所以必須及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來提高結實率。開花期間,在上午9~11時和下午3~5時,將兩個相近的花盤相對輕輕互相摩擦,即起到授粉作用。

6、向日葵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長治地區主要病害有五種:菌核病、黃萎病、霜霉病、褐斑病、銹病。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草害主要是列當。

防治蟲害方法:(1)擴大輪作周期;(2)選用抗蟲品種;(3)播前深耕;(4)藥擠拌種。

油葵在中后期病害發生較重,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主要防治措施有:

(1)選用抗(耐)病品種

黃萎?。菏晨贩N中龍食葵2號、黑大片較抗黃萎??;油葵品種中F53、白葵雜6號、較抗黃萎病。

菌核?。翰糠制贩N對向日葵菌核病有一定的耐病性, 食葵有LD5009、6009、龍食葵2號;油葵有S31、白葵雜6號。

黑斑?。ê职卟。核衅贩N均呈現不同程度的感病,部分品種如油葵的S31、龍葵雜3、4號;食葵的龍食葵3號、三道眉表現一定抗性。

(2)適期晚播

一般從5月5日推遲播種期到5月下旬至6月初,可以使食葵菌核病的發病株率從25.05%降低到19.71%;黃萎病的發病株率從34.43%降低到22.46%;油葵發病株率沒有顯著差異。

(3)輪作倒茬

輪作倒茬是減輕各種病害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4)化學藥劑防治

霜霉病發病初期畝用150~200克乙磷鋁錳鋅加水噴霧,間隔7~10天噴第二次。(2)菌核病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可濕粉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噴施。(3)病毒病畝用100~140克病毒A稀釋400~600倍液噴霧,視病情間噴1~2次。

7、適時采收

當大部分花盤背面變黃,從花盤背面邊緣向里有2~3cm變成褐色,這時的莖干變黃或黃綠,中上部葉片也黃化將脫落,種子皮殼硬化時即可收獲。收獲時將花盤用鐮刀割下,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后熟,等曬到半干時,用木棒拍打背面進行脫粒,然后將籽粒再暴曬到含水率達到13%以下時即可入庫儲藏。


編輯:賈永霞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石建國

[原創]山西省長治市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

圖文簡介

向日葵是長治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黎城、平順、屯留、潞城、武鄉等縣。目前生產上應用的種植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旱地春播模式。二是麥收后復播油葵。三是條田種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