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是指對某些動物疫病的易感動物群投服藥物,以預防或減少該病的發生。在尚無疫(菌)苗或雖有疫(菌)苗但應用還有問題的動物疫病的預防上,藥物預防是一項重要措施。隨著群體診斷技術的應用,群體防治已成為動物疫病防治的一項重要措施。群體防治是將安全價廉的化學藥物加入飼料或飲水中進行群體藥物防治,既可減少損失,又可達到防治疫病的目的。群體防治是防疫的一個較新途徑,對某些疫病在一定條件下采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常用的預防藥物

常用于生產的預防藥物有呋喃類、磺胺類和抗生素等,可用于預防和治療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等,方法是將藥物拌入飼料或飲水中喂服。藥物的比例,呋喃唑酮預防量為0.01%~0.02%,治療量為0.03%~0.04%;磺胺類藥物,預防量為0.1%~0.2%,治療量為0.2%~0.5%;四環素族抗生素,預防量為0.01%~0.03%,治療量為0.05%。一般連用5~7天,必要時也可延長。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不但可以預防疾病,而且可以促進動物的生長。

3、為什么不提倡使用藥物預防

長期使用藥物預防,容易殺滅動物胃中的有益菌群,影響胃的正常消化功能;產生耐藥性菌株,影響防治效果。因此,必須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高度敏感性藥物進行防治。另外,長期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進行動物疫病的預防,形成的耐藥性菌株一旦感染人,常常會貽誤疾病的治療,這樣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定的危害。因此,目前某些國家不主張用藥物預防的方法防治動物疫病,而傾向于用疫(菌)苗防治。

4、藥物生態預防如何實施

利用生態制劑進行生態預防,是藥物預防的一條新途徑,目前多用在動物腹瀉病的防治上。所謂生態制劑,即是利用對病原菌具有生物拮抗作用的非致病性細菌,經過嚴格選擇和鑒定后制成的活菌制劑,如乳康生、促菌生、調痢生。動物內服后,可抑制和排斥病原菌或條件致病菌在腸道內的增殖和生存,調整腸道內菌群的平衡,從而起到預防動物腹瀉等消化道傳染病發生,以及促進動物生長發育的作用。應當注意,在內服生態制劑時,禁服抗菌藥物。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研究獸醫所研究員 詹麗娥

[原創]什么是動物疫病的藥物預防

圖文簡介

藥物預防是指對某些動物疫病的易感動物群投服藥物,以預防或減少該病的發生。在尚無疫(菌)苗或雖有疫(菌)苗但應用還有問題的動物疫病的預防上,藥物預防是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