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驅蟲

驅蟲是在動物體內或體表上殺滅寄生蟲的措施。養殖戶應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驅蟲前應先對所在地區動物寄生蟲種類進行全面調查,掌握不同寄生蟲的流行特點。一般在春、秋兩季選用廣譜驅蟲藥各驅蟲1次。各地區可視情況適當增加驅蟲次數。選用高效、低毒、廣譜、價廉且使用方便的驅蟲藥,采取喂服、皮下注射、涂抹等方法科學驅蟲。動物在育肥前應視情況應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內外凈或敵百蟲驅除線蟲、絳蟲、吸蟲等1~2次,以提高育肥效果。

2、驅蟲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大規模驅蟲時一定要先進行小范圍的驅蟲試驗,對驅蟲藥物的劑量、用法、驅蟲效果及毒副作用有一定認識后再大規模應用。驅蟲應根據當地寄生蟲的流行特點選擇適當的時間。驅蟲的同時應加強環境衛生,以減少感染或預防感染。驅蟲過程中應注意:①使用驅蟲、殺蟲藥物要求劑量準確;②驅蟲后對患病動物應加強護理和觀察,必要時采用對癥治療,并及時解救出現毒副作用的病畜;③先做小群驅蟲試驗,取得經驗并肯定藥效和安全性后再進行全群驅蟲;④驅蟲時要加強糞便的處理,防止病原擴散。

3、驅蟲的方法

給藥的途徑不同,不僅影響其作用的快慢和強弱,有時甚至改變藥物的基本作用。所以,應根據病情的需要、藥物的性質、動物的大小等選擇適當的給藥方法。其驅蟲的方法主要有內服給藥法、注射給藥法、外用給藥法。

(1)內服給藥法

此法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用于多種藥物。缺點是藥物易受胃、腸內環境的影響,藥量不易掌握,顯效慢,吸收不完全。主要用于體內寄生蟲的驅除。包括:①自行采食法:適用于毒性小、無不良氣味的藥物,多用于大群預防性給藥或驅蟲。依藥物的穩定性和可溶性,按一定比例拌入飼料或飲水中,任動物自行采食或飲用。大群用藥前,最好先做小批的毒性及藥效試驗。②投服法:適用于藥量小、有異味的片、丸劑藥物,或者已廢食的患病動物。由助手保定病畜,操作者一手固定動物頭部并捏住動物面頰使口張開,用鑷子或筷子夾取藥片、丸,送入會厭部,使動物吞下。③灌服法:適用于有異味的藥物或已廢食的患病動物。把藥碾細加少量水調勻,用湯匙或注射器從口角徐徐灌入。應注意,不要誤灌入氣管內,造成異物性肺炎。

(2)注射給藥法

注射給藥法吸收快、奏效快、藥量準、安全、節省藥物,但須注意藥物質量及嚴格消毒??捎糜隗w內外寄生蟲的驅除。包括:①皮下注射:選在頸部等皮薄、松弛、易移動的部位。局部剪毛,用70%酒精棉球或2%碘酒棉球消毒,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皮膚呈三角形,右手如執筆狀持注射器于三角形基部垂直于皮膚迅速刺入針頭;放開皮膚,不見回血后注藥。注射完畢拔出針頭,用酒精棉球壓迫針孔片刻,防止藥液流出。注射正確可見局部鼓起。②肌肉注射:選在肌肉豐滿處,通常在臀肌和大腿部。局部剪毛消毒后,針頭垂直于皮膚迅速刺入一定深度,回抽無回血后,緩緩注藥。注意不要損傷大的血管、神經和骨骼。肌肉注射適用于多種藥物,油劑、混懸液、水劑均可用此法。

(3)外用給藥法

主要用于體表消毒和殺滅體表寄生蟲。外用給藥應防止經體表吸收引起中毒。尤其是大面積用藥時,應特別注意藥物的毒性、用量、濃度和作用時間,必要時可分片分次用藥。包括:①洗滌:將藥物配成適當濃度的水溶液,清洗眼結膜、鼻腔及口腔等部的黏膜、污染物或感染創面等。②涂擦:將藥物制成膏劑或液劑,涂擦于局部皮膚、黏膜或創面上。主要用于局部感染和疥癬等的治療。③藥?。褐饕糜谘驓珞w表寄生蟲。將藥物配制成適宜濃度溶液或混懸液,對動物進行洗浴。要掌握好時間,時間短效果不佳,時間過長易引起中毒。藥浴可采用藥浴池、鍋、木槽或水泥池給羊全身洗浴。藥物有:辛硫磷(0.025%~0.05% ),林丹乳油(0.025% ),單甲脒殺螨脒(藥液和水按1:500比例配制),倍特(即5%溴氰菊酯水劑,50~80ppm),新滅癩靈,特敵克(1:250比例)等。藥浴時須注意:藥浴常用于綿羊和山羊,綿羊要在剪毛后,山羊在抓絨后藥浴。藥浴前3~4小時停止放牧,使羊充分休息,喝足水。大批羊只藥浴前,選擇不同品種和年齡、不同體質和病情的少數羊進行試浴。如無問題,再大批進行。藥浴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陰雨、大風、氣溫降低時不能藥浴。每只羊的藥浴時間大約1分鐘;藥浴時羊頭部常露出水面,須把頭壓入藥液中2~3次。發現有中毒羊,可灌服75~100克鹽水,同時使它們在陰涼通風處休息。藥浴后,使羊體上的藥液自然晾干。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研究獸醫所研究員 詹麗娥

[原創]如何給動物驅蟲

圖文簡介

驅蟲是在動物體內或體表上殺滅寄生蟲的措施。養殖戶應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驅蟲前應先對所在地區動物寄生蟲種類進行全面調查,掌握不同寄生蟲的流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