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戶)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動物飼養場舍環境衛生狀況、人員素質等制定本場(戶)的消毒制度,制度張貼上墻,有專門人員監督執行,有專用的消毒設備和藥品,并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1)噴霧消毒:用一定濃度的次氯酸鹽、有機碘混合物、過氧乙酸、新潔爾滅等,用噴霧裝置進行噴霧消毒,主要用于動物圈舍清洗完畢后消毒、帶動物消毒、動物場的道路和周圍以及進入場區的車輛的消毒。
(2)浸液消毒:用一定濃度的新潔爾滅、有機碘混合物或酶酚的水溶液進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膠鞋。
(3)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40%甲醛溶液)14毫升、高錳酸鉀7克,在21℃以上的溫度、70%以上相對濕度封閉熏蒸24小時。甲醛熏蒸動物圈舍應在進動物前兩天進行。
(4)紫外線消毒:在養殖場圈舍入口、更衣室用紫外線照射可以起到殺菌效果。
(5)噴灑消毒:在養殖場圈舍周圍、入口、產床和培育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堿可以殺死大量細菌和病毒。
(6)火焰消毒:用酒精、汽油、柴油、液化氣噴燈在豬欄、豬床等豬只經常接觸的地方,用火焰依次瞬間噴射,對產房、培育舍效果更好。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研究獸醫所研究員 詹麗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