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開花早、發芽早、果實成熟早,春季管理措施也應及早動手。
一、露天杏園早春應著重抓兩點:(1)人工清園。發芽前將園內的殘存落葉、病果、病枝、蟲枝及剪落的大小枝條清出園外,尤其對刮除的腐爛病疤及老翹皮,必須集中燒毀或深埋。(2)澆水追肥。露天杏園發芽前補水追肥很重要,雖然已下過雪,但大多數杏園土壤墑情欠缺。杏樹從開花到成熟只有兩個月時間,這段生長期內最好少澆水,否則會推遲成熟期。杏樹年周期內需水量并不大,但發芽前澆水比生長期澆水效果要好,不是大旱年份,一般不提倡掛果期澆水。因此,有灌溉條件的杏園最好能在發芽前補水追肥,澆水同時畝沖施1桶蒙力28加1袋奶蛋白,土壤不缺水、肥充足,才能優質高產。
二、大棚杏管理已進入關鍵時期。冬暖式大棚杏花期已結束將進入坐果期,春暖式大棚杏已現蕾將進入盛花期,合理控制棚內濕度及溫度最重要。
濕度:杏樹耐旱怕澇,應防止土壤過濕。塑料大棚內濕度過大,常會造成花粉粘滯,活力降低,擴散困難,對坐果影響較大。花期應設法降低棚內空氣濕度,使之保持在60%左右較為適宜?;ㄇ捌跐穸瓤蛇m當高一點,但不能超過80%。果實發育后期,若濕度過大,會使新梢徒長,影響樹冠光照和花芽形成,此期濕度應小于60%。調控大棚內空氣濕度的方法:(1)通風換氣。適時適量通風,將濕氣排出棚外,換入外界的干燥空氣,是最簡便的降低棚內空氣相對濕度的方法。但通風時要處理好保溫和降溫之間的矛盾,使通風降溫在不超出溫度變化的允許范圍內進行。(2)改變溫度。在不影響溫度要求的前提下,通過適當改變棚中的溫度,來達到改變棚中相對濕度之目的。(3)適時適量灌水。杏樹耐干旱,一般在覆蓋地膜前灌一次透水,就能保證其對水分的要求。
溫度:溫度是杏樹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如何調節棚內溫度,生長前期應以防寒保溫為中心,后期以防止出現高溫為重點,各種調節措施要綜合運用,靈活掌握,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棚溫調控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應根據時段靈活掌握:(1)開花前,棚內溫度不要突然升得過高,而要逐漸升溫:開花期內,棚內每天要盡量維持一定時間16~18℃的溫度,以利于提高杏樹的授粉受精效果。(2)果實發育前期以升溫為主,后期以降溫為主,并加大晝夜溫差,但要防止出現超高溫或超低溫。在不超過最高溫度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棚內氣溫,使杏盡快成熟,早日上市。(3)棚內溫差一般控制在10~20℃范圍內,但在第一迅速生長期和硬核初期內,一定要防止溫差過大,即白天棚溫不可過高,以防加重生理落果。
補肥:大棚內寸土寸金,提高棚杏產量是增加收入的首要條件。大棚杏畝產6000斤商品果是生產指標,要讓每棵樹都能滿負荷,都能果實累累,必須讓樹先吃飽飯,要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做基礎,地下追、樹上噴,雙管齊下。地下補肥時,沖施、注施均可,畝用2桶蒙力28加2袋華隆奶蛋白。葉面噴肥可用JFN原粉1500倍液或金福牛1000倍液,加高鉀優聰素800~1000倍液,7~10天一次,直到著色。
三、樹干涂蒙力28。杏樹花期消耗養分量特別大,此時杏樹不只是開花,還要發芽、抽枝、長葉、坐果,如果樹體內所貯存的營養物質不能滿足供應,勢必會造成樹上掛滿幼果而長不出葉片,或滿樹花不坐果。開花前3天樹體涂蒙力28 原液,可迅速補充因花期消耗造成的樹體內營養不良,明顯提高坐果率,提高果品質量。使用方法是:從開花前3天開始,用蒙力28 原液涂干,25~30℃時加1倍水,每隔10天涂一次,連涂2~3次。大棚杏更應如此。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