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屬于世界性害蟲,在我國分布廣泛,但是以雨量豐富、氣候較濕潤的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發生較重。為多食性害蟲,主要為害棉花、玉米、高粱、蔬菜、煙草等作物的幼苗,造成缺苗斷壟,在果園苗圃也會為害苗木。幼蟲共分6齡,其不同階段為害習性表現不同,1~2齡幼蟲晝夜群集于幼苗頂心嫩葉處,晝夜取食,取食量小,為害不顯著;3齡幼蟲行動敏捷、有假死習性、對光敏感、受到驚擾即卷縮成團,白天潛伏于表土的干濕層之間,夜晚出土從地面咬斷取食作物幼苗;5、6齡幼蟲食量大增。3齡后幼蟲對藥劑的抵抗力顯著增加。因此,藥劑防治一定要掌握在3齡以前。

防治措施:

(1)結合黏蟲用糖、醋、酒誘殺液或甘薯、胡蘿卜等發酵液誘殺成蟲,用泡桐葉或萵苣葉誘捕幼蟲;對高齡幼蟲也可在清晨到田間檢查,如果發現有斷苗,撥開附近的土塊,進行捕殺。

(2)每公頃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750毫升,或2.5%溴氰菊酯乳油對水750升噴霧,噴藥適期應在蟲3齡盛發前;也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毫升、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0毫升加水適量,噴拌細土50千克配成毒土,每公頃300~375千克順壟撒施于幼苗根附近。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

[原創]小地老虎的防治措施

圖文簡介

小地老虎屬于世界性害蟲,在我國分布廣泛,但是以雨量豐富、氣候較濕潤的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發生較重。為多食性害蟲,主要為害棉花、玉米、高粱、蔬菜、煙草等作物的幼苗,造成缺苗斷壟,在果園苗圃也會為害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