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民為了發財致富,都在栽植各種果樹,成活率有高有低,有好有壞,都知道成活好壞有幾個因素。
1、起苗時沒支根、光突一根、難生根死亡。2、沒能及時澆水旱死。3、冬假植脫水死苗。4、團捆假植發熱漚根死苗。5、坑內拌化肥燒根死棵。但是,這五種問題大部分農民都知道,已不是栽植影響成活的最主要因素了。還有一種影響成活率最大的就是起苗時間過早。起苗時葉片綠綠的不落葉,還有人美名其曰,帶葉秋栽發根早、成活率高、緩苗快。其實洽洽相反,成活率最低,即使勉強成活、緩苗時間長,停長后也長得小、弱。原因是桃樹停長晚,10月溫度還較高,苗上有葉片蒸騰量大,根沒貯下營養促發傷口愈合生根,消耗大于積累必死無疑。
那為啥桃苗葉子不落起苗成活率低呢?
一、天氣變暖、生長期延長、落葉推遲,貯藏營養太少。
根據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王力榮在山東莒縣第一次果莊杯報告,30年氣候變化,鄭州地域花期提前9天,落葉延遲15~20天。根部運城近多年觀察基本一致。七八十年代桃樹開花都在4月6~10號左右,一般八月下旬秋梢就停長了,現在開花期提前到3月28、29號,去年秋梢停長在9月17號。
苗木進入霜降后,葉片正常,進入立冬,下部葉片才發黃,少部分脫落。此時,正是給根部回流進入貯藏營養時候。霜降后就把苗子起了,可以說貯藏營養物質太少。此時,苗子不管你假植再好,成活率都不會太好。根部貯藏營養太少,受傷的根系就不可能產生愈傷組織,更不可能生根,上部葉心肯定也沒能力長出新梢來,只能死路一條。只有少部分能活下來,長勢也不會太旺,分析可能根系較好貯藏營養稍多點等等緣故。但是,我也冬假植春栽了3畝,成活率還略好,達到了50%~60%左右,原因是澆水次數多,但是,當年長勢弱、小。那么,什么時候挖苗栽植好呢?我認為落葉后十天是最佳時間,才能把葉片制造的有機營養完全回流到根部貯藏起來,成活率取決于貯藏營養的多少,貯藏營養越多,成活率越高,緩苗期就短,苗就長得壯、好。
二、春挖苗栽苗成活率最好
適時早栽利于早發根早發芽,緩苗時間短,成活率高長勢好,有不需要假植工作。從聞喜基地栽植情況來看,3月21號栽植的5月4號新梢大部分長到30公分以上。而在4月1號栽植的只有2~3寸,差異顯著。同樣都是春季起的苗子,成活率都很高,幾乎99%以上,只是生長新梢長度不一樣。說明晚點栽(已發芽)并不影響成活率,根部貯藏營養多是成活的主因。
綜上述情況,建議繁育苗子的人們和栽植桃樹的農民,不要在霜降過后就起苗銷售和栽植,以勉給栽植戶造成重大損失。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