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小葉、白葉、黃葉,葉片邊緣和上部葉片焦枯、卷曲、果實有坑洼、葉肉褪綠出現紅淡色斑,都是生理病害所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

一、不施全營養肥

桃樹在整個生長過程中,N、P、K比例1:0.5:1.2~1.6為最宜,微量元素占全部元素的十萬分之五,中微量元素需用量雖少,但在桃樹生長過程中缺一不可,和三大元素同等重要,不管缺哪種元素都會造成果實品質差、產量下降,嚴重缺乏時就會出現上述不正常的葉片生理現象。另外,元素之間都有拮抗作用,偏施某一種元素的肥,都必然造成影響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因此要施配方全營養肥,中農樂補養系列肥如蒙力28、奶蛋白、植煉素、優聰素、八夫力、蘇古米、根之素、力滾力等,都是根據蘋果、桃、葡萄、山楂等樹種生長階段的特性所選的全營養肥。實踐證明,只要嚴格按總部方案走的,桃樹很少出現葉片生理病害。

二、雨多水重

桃樹耐旱忌澇,土壤含水量不低于40%都能正常生長。開花和膨大期土壤含水量必須保證達到60%~70%為好。今年雨水多,個別桃農澆水過重,造成土壤板結不透氣。使桃樹根系生長不良,吸收養分能力降低,而出現葉片生理病害發生。

三、土壤酸堿過高

土壤過酸過堿都會抑制元素的吸收利用。特別是抑制鐵、鎂、鋅等元素的吸收。從而造成桃樹葉片失綠癥狀發生。桃樹最適宜弱酸性土壤,5~7.4之間都能使桃樹正常生長。在弱堿土壤施肥時可選一些弱酸性肥,過酸土壤盡量選一些弱堿性肥,來調節土壤酸堿度,能提高肥效利用率。最好解決辦法:長期增施有機肥、多施生物有機肥、有益菌肥、深三尺等,來解決土壤透氣性,增加土壤酶的活性,平衡酸堿度,生草種草,給桃樹根系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編輯:王大偉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一萍

[原創]桃樹葉片為何生理病害多

圖文簡介

桃樹小葉、白葉、黃葉,葉片邊緣和上部葉片焦枯、卷曲、果實有坑洼、葉肉褪綠出現紅淡色斑,都是生理病害所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