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間作。幼齡肉桂,需要陰涼濕潤的環境條件,栽后2~3年內可進行間種。在缺乏蔽蔭條件的林地宜間種一些高稈作物,如木薯、玉米等。林下具有陰濕的環境,可間種益智、砂仁等喜陰藥用植物,有利于肉桂生長。
(2)除草。肉桂不論幼林或成林,每年要在夏季和秋季各進行一次中耕、鏟草,并將雜草鋪在林地上,以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每隔4~5年,于秋季全墾一次,以改良土壤。
(3)施肥。每年施3次肥。第一次在2~3月植株抽芽現蕾前,以氮肥為主,如施稀薄人、畜糞水等,可促芽催蕾;第二次在7~8月,以施氮、磷肥為主,如施草皮灰、過磷酸鈣、人糞尿或用100千克廄肥加入1千克過磷酸鈣漚制后,每株施10千克;第三次在入冬后,施有機肥及磷、鉀肥,用100千克廄肥添加3~5千克磷礦粉漚一個月后,每株施10~15千克。追施稀薄人、畜糞水及速效化肥,應松土后開淺溝施入;施有機肥,宜在樹冠外緣開15厘米深的環狀溝施入。
(4)修剪要點。為使肉桂樹體長得通直粗壯,每年要進行2次修枝,把近于地面的側枝及多余的萌蘗剪除。采果后,成齡樹的病蟲枝、弱枝、密枝要剪除,以利于通風透光。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