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肉桂雙瓣卷蛾。以幼蟲鉆蛀嫩梢、嫩葉的葉柄和主脈受害后的嫩梢梢頭萎靡枯死,嚴重影響肉桂的生長,形成“小老頭”樹。防治方法如下:
①加強撫育管理和施肥,促使抽梢期與幼蟲危害高峰期錯開。
②剪除被害冬梢并燒毀,減少蟲口密度。砍除附近樟樹減少蟲源。
③4月上中旬用20%氯氧菊酯乳油4000倍液加75%殺蟲雙水劑400倍液,或20%氫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噴灑嫩葉正反面
(2)肉桂泡盾盲蝽。以成蟲和若蟲在肉桂枝梢和樹干上吸取汁液,在危害過程中,分泌一種多酚氧化酶,導致皮層組織變黑壞死。同時,危害造成的傷口容易被肉桂枝枯病菌浸入,引起枝梢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如下:
①加強撫育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蟲能力。
②合理修枝,使林分通風透光。
③砍除距肉桂林100米以內的各種野生寄主(如鹽膚木、山蒼子、樟樹等),減少害蟲發生危害。
④當肉桂抽梢率達50%時做好蟲情監測,若調查發現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時,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倍液,或40%蟲必克可濕性粉2000~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
3000~4000倍液噴殺。
(3)肉桂炭疽病。苗期病害,初發病時在葉緣或葉尖出現病斑,隨后逐漸擴展呈不規則的大斑,初時深褐色,后變灰白色,表面密生黑色小粒點,嚴重時整株落葉,甚至死亡。以2~4月發病迅速,連續陰雨、光照不足、土壤黏重積水以及管理不善等最容易發病。防治方法如下:
①加強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發病后,清除病葉并燒毀,以減少病原。
②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可濕粉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酒,每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4)肉桂枝枯病。主要危害肉桂上部枝干。初期在上部主干分叉處出現圓形水漬狀、灰褐色病斑;以后逐漸沿枝條上、下擴展成梭形斑和段斑,環繞枝條;后期病斑凹陷、鎰縮、開
裂,表面散生或聚生小黑粒,病部以上枝葉逐漸黃化、干枯。病斑附近的皮孔增粗,壞死,輕度縱裂,組織腫脹。防治方法如下:
①嚴格檢疫制度,避免到病區引種。
②嚴格種子消毒,可用1%硫酸銅或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消毒。
③上山定植的苗木,提前1周修剪枝葉,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止苗木帶病上山。
④肉桂林郁閉后,每年秋季進行合理修枝,改善林分環境條件,控制泡盾盲蝽的蟲口密度,減少傳播媒介,并及時清除病株殘體集中燒毀。
⑤定植施基肥時,加適量硼砂,能預防枝枯病發生,施肥過程中要控制氮肥,增施復合肥和草木灰肥。
⑥在發病初期及時剪除病枝后,可用50%林病威500倍液噴酒,隔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同時,要及時用藥防治肉桂泡盾盲蝽,切斷病害傳播媒介。
編輯:禹燕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王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