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條件

1、土壤

盆栽矮牽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2、溫度

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18℃,冬季溫度在4℃~10℃,如果低于4℃,植株會生長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溫。  

3、光照

矮牽牛屬長日照植物,生長期要求陽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條件下,從播種至開花約需100天。

4、水分、濕度

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在早、晚澆水。但開花前要減少澆水,使盆土保持偏干狀態。開花期要充足澆水,否則盆土過干會使花朵過早凋謝。

二、護花常識

1、施肥

矮牽牛盆栽應施足基肥,平時可每2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施肥不宜過量,尤其氮肥不能多施,否則盆土過肥,植株容易徒長。

2、修剪

將每條枝條都短截1/2或1/3,留有能發芽的枝條即可完成更新。更新后的植株只要有充足的光照,溫度在15℃~30℃之間,水肥供應及時,但不能偏多即可成功。注意如果矮牽牛的枝條不是很長,不要修剪,因為修剪后植株開花需一段時間。也可以將其吊起來欣賞。

3、換盆

盆栽2~3年都要倒盆換土。矮牽牛倒盆后葉子發蔫是緩苗期和適應期。此時不要馬上見陽光,過了緩苗期和適應期再讓它見陽光。換完盆后第1次澆水一定澆透,過幾天再澆第2次水。

4、繁殖

扦插繁殖全年均可進行,花后剪取萌發的頂端嫩枝,長10厘米左右,插入沙床,保持溫度為20℃~25℃,插后15~20天生根,30天可移栽上盆。矮牽牛種子細小,播種盆土要細而平。發芽的通宜溫度為20℃~22℃,采用室內盆播,用高溫消毒的培養土、腐葉土和細江沙的混合土。播后不需覆土,輕壓一下即可,約10天發芽。當出現真葉時,室內以13℃~15℃為宜,真葉4~5片時進行移栽。

5、越冬

矮牽牛原產南美洲,不抗寒,冬季會凍死,要移到溫室才能安全過冬。盆土如果不是太干,就不要澆水,要避免因澆水過多而引起爛根落葉或造成幼枝徒長,影響以后花芽分化和減弱抗寒力。

6、病蟲害

易發白霉病、葉斑病、病毒病。

白霉病:發病后及時摘除病葉,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600~800倍液。

葉斑病:盡量避免碰傷葉片并注意防止風害、日灼及凍害,及時摘除病葉并燒毀,注意清除落葉,并噴灑50%代森銨1000倍液。

病毒病:間接的防治方法是噴殺蟲劑防治蚜蟲,噴灑40%氧樂果乳油1000倍液在栽培過程中,接觸過病株的工具和手都要進行消毒。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太原市晉祠公園高級園林工程師 谷瑞芳

[原創]矮牽牛的種養技巧

圖文簡介

矮牽牛的種養環境與護花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