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油菜怎么管理?怎么才能在來年奪得高產?冬季油菜管理,具體要抓住幾個要點。
1查苗補缺
針對今年油菜秧苗小、移栽成活率較低的特點,要及時做好田間查苗補苗工作,保證早栽田塊種足6000~8000株,遲栽田塊種足8000~10000株。對缺苗的田塊,要及時移苗補缺,保證種植基本苗。
2清溝排漬
如果雨水多、土壤濕度大,導致土壤缺氧、油菜爛根,容易誘發菌核病,所以排水防漬是當前油菜田間管理的當務之急。對“三溝”(廂溝、腰溝和圍溝)過淺,排水不暢的油菜田,要增加“三溝”深度,做到溝溝相通,降低田間濕度,提高土壤通透性,保證根系正常生長,減輕水漬和菌核病的為害。
3中耕松土
中耕松土應掌握早松土、勤松土的原則,并配合施肥、培土壅根等措施。中耕松土的時間和次數、深度應根據油菜生長情況、土壤狀況、氣候特點和雜草生長情況而定。對移栽油菜,要在幼苗移栽返青后結合追肥進行第一次中耕。此外,在每次澆水和降雨后,也應適時進行中耕松土。
中耕深度宜先淺后深,避免傷根過多,即第一次中耕淺,第二次、第三次中耕深。肥田肥地油菜中耕可稍深,旺長油菜中耕也應適當加深,中耕以切斷部分根系,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使旺苗變壯苗。但在冬季較寒冷時,為了防凍保濕,一般不宜進行深中耕。中耕松土時,一定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增強油菜的抗寒能力。
4科學施肥
穩施薹肥。油菜薹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期,植株迅速抽薹、長枝,葉面積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時期,也是增枝增莢的關鍵時期。因此要根據底肥、苗肥的施用情況和長勢酌情穩施薹肥。基、苗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可少施或不施薹肥;若基、苗肥不足,有脫肥趨勢的應早施薹肥。一般每667m2施高氮復合肥15~20kg。施肥時間一般以抽薹中期,薹高15~30cm為好。但長勢弱的可在抽薹初期施肥,以免早衰;長勢強的可在抽薹后期,薹高30~50cm時追施,以免花期瘋長而造成郁閉。施用方法,以條施為宜,不能在早晨露水未干時施用。
巧施花肥。油菜抽薹后邊開花邊結莢,種子的粒數和粒重與開花后的營養條件關系密切。對于長勢旺盛,薹期施肥量大的可以不施或少施;對早熟品種不施,或在始花期少施;花期追肥可以葉面噴施,在開花結莢時期噴施0.1%~0.2%的尿素液或0.2%磷酸二氫鉀液。另外,可在苗后期、抽薹期各噴施一次0.2%硼砂水溶液,防止出現“花而不實”的現象,提高產量。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