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受降雨天氣影響,加之管理方面的因素,我省各地楊樹不同程度發生楊樹黑斑病危害,個別地方發生嚴重,造成葉片失綠變黑,提早落葉進入“越冬”季節,影響楊樹健康生長和行道樹景觀效應。
1.危害癥狀
楊樹黑斑病病菌能侵染多種楊樹,苗木、幼樹、大樹都可感病。發病初期首先在葉背面出現針狀凹陷發亮的小點,后病斑擴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葉正面也隨之出現褐色斑點,5~6天后病斑(葉正、反面)中央出現乳白色突起的小點,即病原菌的分孢子堆,以后病斑擴大連成大斑,多成圓形,發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成黑色,病葉可提早脫落2個月。
2.病原及發生規律
楊樹黑斑病屬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是楊生盤二孢菌,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盤二孢屬。病菌以菌絲體在落葉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該病5月初開始發生,夏秋最盛,直至落葉為止,可危害楊樹葉片、葉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狀、近圓形或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直徑約1毫米,有的達5毫米。病斑多時可連成不規則的大塊斑,引起早期落葉。次年五六月間病菌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落在幼苗葉片上,由氣孔侵入葉片,3~4天出現病狀,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盤,進行再浸染。
3.防治方法
(1)加強楊樹圃地管理。選用抗病品種育苗,及時間苗,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搞好排水等田間管理,減少發病條件,苗圃地應避免連作或避免將苗圃設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計劃地換茬育苗。
(2)楊樹片林應合理密植、及時間伐,保持林內通風透光。及時清掃林內落葉,減少病源。
(3)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用8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5%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80%代森鋅800倍液樹冠噴施,并輔以葉面肥補充營養。
編輯:李敏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