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6月10日,2018吉林市國際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吉林市站)在吉林省吉林市鳴槍開跑。(王明銘/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近年來,馬拉松賽事越來越受到追捧,馬拉松在增強人們體質的同時還讓人身心愉悅。不過,馬拉松訓練是有技巧的,按照科學鍛煉流程進行訓練,才能夠事半功倍。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馬拉松訓練有哪些技巧。
1.確定身體狀況是否適合跑馬。據《南方日報》報道,在確定參加馬拉松這樣的耐力賽之前,最好到醫院進行體檢,了解自己的心臟以及心血管方面的健康狀況,看是否適合跑馬拉松,參加馬拉松時應將安全始終放在第一位。馬拉松屬于極限運動,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人群絕對不適合馬拉松。
2.睡眠充足心理放松,保持良好心態。《華西都市報》建議,確定參加馬拉松后,參賽者要在策略上重視,但心理上要放松,尊重自己平時的睡眠習慣、睡眠時間段,不要刻意提前,如果不能及時入睡,也不要焦慮,放松心情就好。
3.未雨綢繆,“武裝”上陣。據《健康報》報道,身體有很強的代償機制,但這種機制不是萬能的,一旦超出它的極限,其損害是不可逆轉的。因此,我們在訓練及比賽中要做到未雨綢繆,利用護膝、髕骨帶等保護膝關節,讓膝關節“武裝”上陣。
4.合理鍛煉,積少成多。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建議初跑者準備全馬跑量,賽前3個月每月160km,賽前2個月每月200km,賽前1個月160km左右。不少馬拉松初跑者在提高自己訓練水平的過程中,會面臨力量基礎薄弱、月跑量低、訓練不規律等問題。建議3個月的跑量積累結果可以分成四份,參考每周增加10%的原則遞增,在賽前9周的時候進行調整,比賽前11周的跑量為標準進行,具體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增減跑量,只要循序漸進,訓練水平就會慢慢提高。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 臨床醫學類 心理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