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5年6月8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浙江省寧波市市民品嘗塞爾維亞雞尾酒。(章勇濤/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有些人認為,喝醉酒后做一些運動出點汗就能盡快醒酒。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酒后運動是否安全?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酒精在人體中的分解過程。據《錢江晚報》報道,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肝臟的酶系統中的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乙醇脫氫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轉化為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人體內若是具備這兩種酶,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就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
那么,運動出汗是否能幫助醉酒者醒酒呢?環球網介紹,通過出汗來消耗酒精的想法是錯誤的。在過量飲酒后進行運動,只會讓心率升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再次高速運轉,對凈化有害物質毫無作用。因為醉酒之前,身體已經吸收了酒精。攝入酒水的90%被運送至肝臟進行新陳代謝,只有10%通過尿液、呼吸和出汗排出體外,因而運動出汗對這個過程無法產生任何作用。
事實上,酒后運動非但不能幫助醉酒者醒酒,還有不少安全隱患。據《健康時報》報道,人體在酒后,大量的血液會流向內臟對酒精進行“解毒”,分配給肌肉的血液量會減少。另一方面,心臟需要不斷地將血液輸送到相應的器官,心臟負荷非常大,血流速度、血壓等會非常高。如果此時去運動,會導致心臟的負荷進一步加大。這樣導致的結果是:第一,心臟快速跳動,如果血液量供應不上,就會導致心源性猝死。第二,在進行俯臥撐、杠鈴等負重的力量的鍛煉和快跑等劇烈運動時,會導致血壓的快速升高,如果身體有動脈硬化等血管性基礎疾病,極易導致血管的破裂,危及生命。
此外,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諸葛麗敏在接受浙江在線采訪時介紹,酒會讓大腦皮層出現短時間的興奮,表現為話多和情緒激動,然后會對大腦皮層產生抑制,人會有反應遲鈍和嗜睡的現象。諸葛麗敏說:“醉酒后,大腦功能處于不穩定狀態,注意力和判斷力都會下降,全身運動的平衡與協調性都受到影響。如果在這種狀態下運動,尤其是游泳、潛水這樣平衡感要求很高的劇烈運動,一旦大腦皮層強打精神工作,人反應遲鈍,后果就不堪設想。”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