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品種與種類
澳洲堅果屬植物目前發現的有23種,分布于大洋洲和亞洲東南部。目前,用于栽培的只有2種,即光殼種澳洲堅果和粗殼種澳洲堅果。
1.1 苗木的嫁接
1.1.1 苗木嫁接的最佳時期 澳洲堅果苗木的最佳嫁接時期是每年2—4 月初、9月底至10月中下旬,嫁接宜在每天早上7∶30—12∶00,下午3∶30以后進行。
1.1.2 嫁接方法 澳洲堅果苗木的最佳嫁接方法是:切(劈)接、合接、舌接。我們在最佳嫁接時期內進行的嫁接試驗中,環剝過的接穗采用上述嫁接方法嫁接的苗木其成活率均可達到65%~70%。
1.1.3 嫁接時應注意的問題
1)嫁接所用的穗條必須是環剝50~60 d的枝條。經試驗,環剝穗條比不環剝穗條的嫁接成活率高出2倍多。
2)影響嫁接質量的穗條最好不用、不接。砧穗削面失水發白的一律不接,不潔的砧穗一律不接,接穗削口無樹汁流出來的一律不接不用。
2 苗木嫁接后的管理
2.1 除草
苗木嫁接前應除盡圃地雜草,苗木嫁接后要適時、及時地除去圃地雜草以利苗木旺盛生長。除草時要特別仔細、認真,千萬別碰斷剛萌發的新枝、新梢。
2.2 除萌
除萌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砧木苗基部以及嫁接部位萌生的實生枝、芽及時摘心或修剪,以促嫁接的穗條正常萌發抽枝和旺盛生長(砧木基部萌發的枝條選留2~3個小枝,留葉1~2輪后摘心或剪除,嫁接部位萌發的實生枝選留頂上1~2輪小枝,留葉1~2輪后摘心,其他的萌生枝留下長度1 cm后全部剪除;切忌將嫁接部位上、下萌生的實生枝條不留葉的擦皮全部剪除或抹除(因水分從剪口蒸發不再向上運輸至接穗)。
2.3 澆水
苗木嫁接后應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氣溫以及苗木生長需水情況,適時澆水,以確保苗木正常生長所需用水,以利嫁接成活苗能夠正常萌發抽枝生長成苗。
2.4 施肥
苗木嫁接前1~2個月內澆水后撒施一次復合肥10~20 kg/667 m2,待嫁接成活苗1~2輪葉老化時再澆水后撒施尿素一次,用量為10~20 kg/667 m2,之后每月撒施尿素一次(20 kg/667 m2,進入雨季),以利培養出良種嫁接壯苗。
2.5 去弱留強培養嫁接壯苗或實生壯苗
嫁接苗萌發后應視其抽生的枝條數量和強弱,暫選留1~2個生長旺盛的強枝、強芽進行培養(后僅留一個強枝,其他的砧木上部生長的其他萌生枝留下基部1 cm后剪除,砧木基部的萌生枝留葉1~2輪后剪除),以利為來年或下次嫁接所用。
3 果實采收與處理
3.1 采收
在堅果成熟之前將地面雜草除凈,清除未熟落果,以免影響加工品的質量。小規模生產園以手工收果為主,國外有用機械收果的。
3.2 采后處理
應每天下午收果,并在24 h內去皮,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供短期貯藏和銷售。要長期貯藏的堅果,可在網篩上陰干、烘干或曬干。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