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李樹進入休眠期,清園工作也進入繁忙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工作有水肥管理、枝干涂白、消除越冬菌源、整形修剪等。尤其是在水肥管理上,要采用環溝施,再覆蓋泥土,才能讓肥效發揮最大作用。
1施好水肥深翻土
李樹休眠前結合秋施基肥,深翻土,有利于土壤蓄水。為了恢復樹勢,補充營養,增強樹體抗寒力,安全過冬,促進養分積累,在采果后應及時施一次追肥。基肥施入量一般為結果樹每株50kg有機肥,100g~150g磷、鉀肥。施肥須采取環溝施,讓肥力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2刮流膠涂白枝干
對于李樹上的瘡痂病、流膠病等病害,首先刮除病皮組織,然后將“護樹將軍”+波爾多液配成涂白劑抹在病組織,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治多種皮層病斑,防止病毒復制和感染。
3消除越冬菌源
李園每年11—12月份開始全園翻耕,疏松土壤,破壞地下越冬害蟲生存環境;剪除病蟲枯枝,對周圍雜草全部鏟除,將枯枝、落葉、病蟲枝、雜草集中燒毀;對樹干進行刷白。封園前全園噴藥,可用“護樹將軍”+石硫合劑對樹干、枝條、樹杈等進行消毒滅菌,防止李樹流膠、流水,保溫防凍。
4整形修剪
李樹整形一般采用自然開心形,樹干以上無中心主干,只有3個大主枝,主干高一般平地為60~70cm,山地為50cm左右。
冬剪時,主枝一般剪留45cm即可,其他枝采用緩放,有生長空間的留作輔助營養枝,疏剪過密枝條。凡是在主枝上生長短、中、長果枝應全部采取緩放,對角度較好、距主干40~60cm處的長枝,選留2個作為副主枝,每個主枝上的副主枝最好都在各自主枝的同側,剪留長度要短于主枝。
對骨干枝上當年生的生長枝或長果枝,將過密的疏刪外,其余長放,不修剪或輕剪,促其中下部形成花簇狀短果枝,作為結果基枝。結果基枝的培養應選長度在50cm以內生長充實的生長枝或長果枝。生長枝或長果枝如斜生或近似水平枝,可長放不修剪;如長勢強,近于直立且過長的,則可縮剪1/3,以促進基部葉芽萌發。結果基枝以兩三年生的結果能力最佳,以20~40cm長度的著果數最多。超過這個年限,多數短果枝衰退,結果極少。此時對這些枝應及時更新,去弱留強。第一年必須培養一定數量的結果基枝,經3年結果后,從基部疏除或重短截,輪換更新。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