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香豬效益好,喂養管理要仔細。具體講,就是要把好豬舍建設、仔豬管理、成豬飼養、疫病防治“四道關”。

1豬舍建設

香豬的豬舍應選擇地勢干燥、背風向陽、平整的地方建造。不論是單列式、雙列式豬舍,都必須用磚石砌墻,水泥抹面,以便沖洗打掃。小香豬的豬舍應比一般豬舍建造高一些。建圈的面積要求是:每頭小豬占地0.8㎡,每個圈養8~10頭為宜,豬舍外應設排糞場,排糞場的面積應比豬舍大一些,按每頭豬1.5m2計算,即10頭豬應建15㎡的排糞場,夏天豬舍要搭建遮陰的涼棚,冬天要注意保溫,這是飼養好小香豬的第一個重要條件。

2仔豬管理

飼喂好哺乳仔豬是提高香豬成活率和發展商品豬的關鍵。小香豬出生后,要固定好母豬的乳頭,讓仔豬吃好初乳,并加強保溫管理,讓其早開食,一般仔豬出生4d后就可喂飼料,1月齡后就要及時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疫苗。

由于仔香豬活潑好動,膽小怕驚嚇,所以要保持安靜、干燥、潔凈的飼養環境。

在飼料方面,香豬比較耐粗飼料,應以大麥、米糠、麩皮等粗飼料為主飼喂,但對斷奶的仔豬則要飼喂配合飼料,其飼料配方為:玉米10%、米糠50%、豆餅8%~10%、麩皮30%、面粉1%、食鹽0.5%。同時每kg飼料應含粗蛋白質16%~20%。

3成豬飼養

飼料成豬應實行科學飼喂。一要定時,從早上7點開始,每隔4h喂一次;二要定量,對體重20kg以上的豬,按其體重的3.5%投料,做到前促后限,即2月齡以前讓其多活動促其長健壯,2月齡后,限制其活動,促其長膘,由此保證較高的瘦肉率。

4疫病防治

養殖香豬首先要做到無病早防。每天要堅持沖洗糞便一次,夏季要搭建涼棚遮陽,冬季要搭建暖棚保溫,并要經常刷洗食槽,定期消毒豬舍。

其次,要做到有病早治,特別是要注意防治仔豬副傷寒病。具體講就是2~4月齡仔豬通過消化道傳染易發副傷寒病。其臨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就是常在流行的初期,有為數不多的豬,突然發病,無顯著癥狀就很快死亡。病程稍長的,體溫可升高到41~42℃,其精神不振,食欲廢絕,便秘,不久轉為下痢,糞呈淡黃色,惡臭,混有血液和假膜,耳根、胸前、腹下皮膚呈藍紫色或有出血斑。病程2~4d,死亡率很高;慢性臨床表現為常見體溫升高到40.5~41℃,食欲不振,寒戰、下痢,糞便呈灰白或黃綠色水樣,有惡臭并混有大量壞死組織碎片或纖維狀物。病豬消瘦,貧血,生長停滯。眼結膜有膿性分泌物,上下眼皮常黏著。豬腹部皮膚出現痂狀濕疹。病情嚴重可發展到食欲廢絕,衰竭死亡。

預防措施:

1)合理搭配飼料,注意礦物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給,加強和改善飼養管理,提高豬體抗病能力。防止氣候突變等應激因素,豬舍及運動場要保持干燥,勤打掃,勤墊草勤更換,堅持經常消毒。

2)要堅持對仔豬進行菌苗接種。主要用仔豬副傷寒凍干弱毒菌苗,用20%氫氧化鋁溶液稀釋菌苗,按1頭30d齡仔豬肌肉注射1mL。也可按1頭30d齡仔豬按5mL涼開水稀釋1頭份菌苗進行逐頭灌服5mL,或拌在飼料中喂服。如若發生該病,要迅速進行分群隔離、治療和緊急預防接種菌苗,杜絕病原傳播。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

[原創]飼養香豬把好“四道關”

圖文簡介

養殖香豬效益好,喂養管理要仔細。具體講,就是要把好豬舍建設、仔豬管理、成豬飼養、疫病防治“四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