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軟腎病

羊軟腎病又稱羊腸毒血癥,該病多發生于膘情好和兩歲以上的羊,呈散發性。雨季氣候驟變,食嫩草過多,偷吃精料,運動不足等能誘發該病發生。發病羊只表現呆立、臥地、奔跑并咬牙、側身倒地、四肢痙攣、左右翻滾、頭頸向后彎曲、口鼻流白沫、呼吸急促,有的病羊發出痛苦的呻吟,常于1~2h內死亡。

預防:每年春秋兩次防疫,皮下或肌肉注射四聯疫苗,預防羊快疫、羊猝疽、羊腸毒血癥、羊痢疾等疫病,每只羊5mL;防止羊群過食多汁飼料及精料,并使羊適當運動。

治療:對重癥病羊,可采用生理鹽水500mL,白霉素160萬~200萬單位,慶大霉素16萬~24萬單位,維生素C20mL,氫化可地松20mL,一次靜脈注射,每日2次。有中毒癥狀者,靜脈輸入5%小蘇打液250~500mL,同時口服鏈霉素2g,連用3~5d即可治愈。

2羊紅眼疾

羊紅眼疾又稱傳染性結膜角膜炎,該病損害部位僅限于眼部,病羊怕光流淚,從眼角分泌黏性或膠性分泌物,有少數病羊出現角膜云翳、白斑或失明。

預防:隔離病羊,及時清掃消毒羊舍,用20%~50%硼酸水沖洗病眼,擦干后,再用云南藥加適量羊奶混合點眼,每日2~3次,連用數天。

治療:對出現角膜混濁或白內障的病羊,可向疾眼內滴入撥云散,或用青霉素80萬單位加羊自身血20mL,頸部皮下注射,隔日一次,連用2次,同時內服決明湯。

3傳染性膿皰病

傳染性膿皰病又稱羊口癥,病羊表現為口唇等處皮膚和黏膜形成丘疹、膿皰、潰瘍和結成厚痂;該病主要通過圈舍、用具、飲水、飼料或皮膚擦傷而感染發病。該病呈群發性,可在羊群中連續危害多年。

預防:每年3月或9月選用口瘡致毒細胞凍干苗,向每只羊的口腔黏膜內注射0.2mL,可防治該病發生。要少喂粗硬飼料,嚴防口腔創傷感染,一旦發病應及時隔離并對羊舍和用具用20%火堿水或20%熱草木灰水消毒。

治療:對病羊選用0.%~0.2%高錳酸鉀水沖洗口腔,然后涂以碘甘油或木耳白藥散、白胃散等,每日1~2次,連用數日即可治愈。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

[原創]夏季羊容易發生的病及其防治方法

圖文簡介

本文介紹了夏季羊容易發生三種病:羊軟腎病、羊紅眼疾及傳染性膿皰病的發病癥狀、預防及治療方法,供養殖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