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繁殖力常用來綜合評價家兔的繁殖性能,對家兔生產具有重要的經濟實用價值。而影響家兔繁殖成績的因素較多,如品種、營養、年齡、環境溫度、疾病、配種技術及繁殖障礙等。只要在家兔生產中加強種兔的飼養管理,減少失誤,盡可能控制繁殖障礙的發生,減少其危害性,提高家兔繁殖力的空間是存在的。

一、科學利用雜種優勢

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和畜禽產量,是現代農業、畜牧業廣泛采用的技術。家兔的雜種優勢主要表現在提高商品兔的繁殖成活率、提高日增重和飼料報酬上,從而有利于提高商品兔的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在家兔生產尤其是商品兔生產中,應大力推廣不同品種或品系間的優良雜交組合,在有條件的商品肉兔規模生產場,應積極應用先進的肉兔配套系(如伊拉、伊普呂等)生產商品兔,因為配套系是雜交利用的最佳組合模式。

二、養好種兔保多胎多產

(一)科學飼養

種兔繁殖群,除喂適量75~150g種兔顆粒料(粗蛋白16%~16.5%)外,有條件的兔場每天供給種兔0.5kg左右的優質青綠飼料或150g左右的胡蘿卜等多汁飼料,以保證種兔的維生素需求,使種兔保持不肥不瘦的體況。對產后的哺乳母兔,應逐漸增加飼料喂量,日喂量可達空懷期的2~3倍;最好釆用正規飼料廠生產的顆粒料;有條件的每天喂給充足而優質的青綠飼料,并保證有充足的飲水,才能使母兔產量多質好的奶,以保證仔兔的營養需要并為母兔下一次懷孕創造良好的體質條件。

(二)加強管理

做好種母兔的發情鑒定工作,適時配種或采取同期發情同期配種技術;嚴格執行檢胎操作規程;保持舍內環境安靜、清潔、舒適;避免接產失誤。

三、提高種母兔的平均產仔水平

(一)優化種兔群年齡結構

種母兔受胎率、胎產仔數均受到其年齡的制約。要保持種兔群有較高的繁殖水平,種兔群最理想的年齡結構是1~2.5歲的壯年兔占種兔群2/3,不滿1歲的青年兔和2.5歲以上的老年兔占1/3。為此,每年更換老年兔達30%。

(二)及時淘汰低產種兔

根據生產繁殖記錄,嚴格從種兔繁殖群中,淘汰產仔成績差或多次配種不孕的種公母兔及哺乳能力差、仔兔斷奶成活率低的種母兔,及時從后備兔中選擇公母兔補充到繁殖種兔群。

(三)限制種母兔的使用年限

對采用同期發情人工授精技術,按49d繁殖模式進行繁殖的規模兔場,其種兔尤其是種母兔,應釆用使用1年即淘汰的辦法,則要求每年補充到繁殖種兔群的青年種兔數量達50%~100%。

四、創造良好環境條件增加年產胎次

結合川渝氣候條件和不同家兔的生產要求,除應抓緊最適合的配種季節(種兔生產:9月至次年3月,商品肉兔:8月至次年5月)促使母兔多配多懷外,開放式兔舍還應釆用在兔舍周圍栽種竹木或藤蔓植物遮陽,或釆用遮陽網、兔舍房頂灑水等減少陽光輻射熱,為種兔夏秋季節繁殖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五、合理采用母兔的繁殖周期

母兔的繁殖周期,一般按產仔后接受配種的時間間隔,分為:1.頻密繁殖,即在產仔當日或第二天一早讓母兔接受配種(俗稱“配血窩”);2.半頻密繁殖,即在母兔產仔后14~18d進行配種;3.延期繁殖,即在仔兔斷奶后第一個發情期配種。不難看出,不同的繁殖模式會直接影響母兔的年產仔數及種母兔體質耐受能力及使用年限。因此,各養兔場(戶)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和靈活安排不同的繁殖周期,以獲得理想的繁殖生產成績及種母兔的使用年限。

六、科學采用家兔人工授精技術

(一)應用人工授精技術的適宜對象和優點

在商品肉兔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時,應積極推廣應用家兔人工授精技術。人工授精技術不僅可減少種公兔飼養量,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在短時間內給成批種母兔輸精配種,使其受精懷孕、集中產仔,既便于管理又能提高種兔群繁殖效率;釆用人工授精技術,有利于充分利用種公兔遺傳潛能,提高仔兔品質,還有利于減少疾病傳播和克服某些繁殖障礙。

(二)應注意的關鍵技術

家兔人工授精技術現已成為一項成熟技術,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實施人工授精的操作人員,必須事先接受專門培訓,并認真按照《家兔人工授精操作技術規范》執行。提高家兔人工授精效果的關鍵技術是:確保精液品質優良,鮮精保存良好,稀釋倍數適當;正確選擇和使用激素(在輸精前或后半小時注射促排卵激素,如“促排3號”);輸精部位要準確,要求將輸精器輕輕插入母兔陰道內,沿陰道壁緩慢推進6~10cm深處,再注入經稀釋的精液。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

[原創]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技術要點

圖文簡介

家兔繁殖力常用來綜合評價家兔的繁殖性能,對家兔生產具有重要的經濟實用價值。而影響家兔繁殖成績的因素較多,如品種、營養、年齡、環境溫度、疾病、配種技術及繁殖障礙等。只要在家兔生產中加強種兔的飼養管理,減少失誤,盡可能控制繁殖障礙的發生,減少其危害性,提高家兔繁殖力的空間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