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青飼料匱乏,疾病易發,給養兔業帶來不少困難。冬季如何養好兔,以下技術措施可以借鑒。
1 飼養管理
為增加兔體熱量,日糧一般應增加20%~30%,尤其增加高能飼料如玉米、麥麩等,喂料次數及精料量均增加,晚9時后宜增喂一次精飼料;青飼料如白菜葉、胡蘿卜、蘿卜葉等不低于30%,保證維生素營養。冬季應注意供給充足干凈的溫熱鹽水。仔兔每天補鹽0.5g,成年兔每天補鹽1~1.5g,切勿過量。
2 抓好冬繁
家兔應保持中等膘情,日糧應由麥麩、米糠、豆粕、魚粉多樣配合,并適量加喂復合維生素。家兔的發情周期為7~17d,發情持續期為1~3d,冬季日出前和日落后是家兔性功能的旺盛期,此時配種最易受精。可采用“雙配”或“復配”等方法,以增加受孕機會。
3 提高仔兔存活率
母兔產前可以飼喂微生態制劑和黃芪多糖等保健藥物。在仔兔出生后4~6h內必須吃到初乳,如遇個別母兔不愿哺乳,可人力保定母兔,再將仔兔分放于乳頭旁讓其吮乳。
4 疾病防治
4.1 兔瘟
癥狀:多發于50d齡以上的兔,食欲減退,籠中亂竄,臥地尖叫,抽搐掙扎。耳潮紅,體溫達41℃以上。肛門排出淡黃色膠樣黏液的稀糞,鼻腔內流出鮮紅泡沫狀血液,有的病兔表現出腹瀉。防治方法:定期用2%~3%的火堿對環境消毒,定期打掃,合理飼喂;預防接種,30~40d齡幼兔用兔瘟單聯苗進行皮下注射2mL/只,60~65d齡接種二聯苗,皮下注射1~1.5頭份/只,成年家兔每3~4個月注射一次。對病死兔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4.2感冒
癥狀:病兔陸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呼吸有雜音、精神萎靡、食欲減退、體溫升高的癥狀。防治方法:若遇大風降溫的天氣,要關閉門窗并及時在室內生火,保持溫度平衡,防止忽高忽低。
4.3腹瀉
癥狀:病兔精神萎靡,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嚴重者糞便黑褐色,肛門周圍、尾根及后腳被稀糞污染,并且常混有血液和膠凍狀黏液,有特殊腥臭味。防治方法:注意衛生管理和定期消毒。氣候潮濕時應減少或不喂青飼料并加喂清潔的干草。幼兔最易腹瀉,重在預防,可在每kg精料中添加白頭翁散3~5g。一旦發病,可使用青綠多汁的新鮮飼草進行飼喂,增添適量的維生素B1,停止使用豆粕和魚粉。用碘伏對飼喂工具等進行消毒。用火堿對兔籠進行消毒。
4.4 兔疥癬病
癥狀:劇癢,患部脫毛,出現丘疹或水皰,逐漸形成白黃色的痂皮。病兔不時搖頭,并用爪搔癢。防治方法:該病感染快,不易除,所以預防為主。圈舍通風干燥,經常檢查兔群,定期給兔群投喂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預防性藥。已發生此病的兔子,應將周圍的被毛減去,除掉痂皮和污染物,用肥皂水或0.1%~0.2%的高錳酸鉀或2%的來蘇爾溶液徹底刷洗患部,再用清水清洗擦干后再用硫磺軟膏擦劑進行涂擦。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重慶市農技協聯合會主任編輯 劉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