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葉甲主要危害柑橘類作物等,成蟲和幼蟲均可為害。幼蟲群集柑橘嫩梢、嫩葉上取食,其分泌物和糞便污染嫩葉,使嫩葉變焦黑而萎縮脫落;成蟲咬食新芽、嫩葉、嫩莖、花蕾和幼果。被害芽、葉殘缺枯萎,花蕾干枯,幼果常被咬成孔洞,變黑易脫落。一年發生3~7代,成蟲在苔蘚、地衣、雜草及卷葉、樹皮裂縫和松土中越冬。以第1代發生數量大,為害最重。越冬成蟲在3月中旬左右開始活動,4~5月第1代幼蟲高峰期,為害春梢。
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清除果園枯枝落葉和地衣苔蘚等,消除其越冬和化蛹場所,必要時,在春秋李可用松脂合劑噴灑樹上的苔蘚、地衣。
(2)在樹干上捆扎帶泥稻草繩誘集化蛹幼蟲或人工捕殺成蟲,集中燒毀。
(3)嚴重時成蟲和卵孵化高峰期噴藥防治,藥劑有溴氰菊酯乳油、敵敵畏乳油、辛硫磷乳油毒死蜱乳油等。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