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害

象蟲類害蟲成蟲食性雜,取食嫩葉、春梢、幼果為害。幼果被咬后,果皮呈凹陷缺刻傷痕,導致落花落果;葉片被吃后殘缺不全,嫩梢被啃食成凹溝。常見的有柑橘灰象蟲、大綠象蟲和小綠象蟲。

柑橘灰象蟲和大綠象蟲一年發生1代,少數兩年1代,以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小綠象蟲一年發生2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柑橘灰象蟲3月底越冬成蟲開始出土活動,群集為害春梢嫩葉,4~5月為害幼果;大綠象蟲成蟲4月中旬開始活動,6月中下旬為出土高峰期;小綠象蟲4月底至5月初開始活動,5月底至6月初為發生盛期。卵產于葉上,孵化后入土取食植物根部和腐殖質,老熟幼蟲在土中做橢圓形蛹室化蛹。

2、防治方法

(1)在春季成蟲上樹前,用寬30厘米的塑料薄膜環包樹干阻止成蟲上樹。

(2)利用成蟲假死性,振動樹干人工進行捕殺。

(3)成蟲出土高峰期,用辛硫磷處理土壤或噴灑地面,上樹為害盛期樹冠噴藥防治,藥劑有甲氰菊酯、溴氰菊酯、90%晶體敵百蟲、敵敵畏乳油等。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

[原創]如何防治象蟲類害蟲?

圖文簡介

象蟲類害蟲成蟲食性雜,取食嫩葉、春梢、幼果為害。常見的有柑橘灰象蟲、大綠象蟲和小綠象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