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柑橘爆皮蟲
柑橘爆皮蟲又名柑橘銹皮蟲、橘長吉丁蟲,寄主僅限于柑橘類。成蟲取食柑橘嫩葉,幼蟲在主干和主枝的皮層內蛀害為害。卵主要產在近地面主干的裂縫處或高接換種未解薄膜的縫中。初孵幼蟲先在皮層淺處為害,樹皮表面出現泡沫或芝麻狀褐色斑點并流膠。后期隨著幼蟲增大逐漸蛀入深處,形成蜿蜒不規則蟲道,蟲道內塞滿木屑蟲糞,樹皮爆裂枯死。一年發生1代,多以老齡幼蟲在樹干木質部越冬。
防治方法:
(1)清除被害枯枝、死樹,集中燒毀,減少蟲源。
(2)成蟲產卵前進行樹干涂白,減少產卵。
(3)初孵幼蟲盛發期刮殺、毒殺幼蟲。
(4)在成蟲出洞高峰期進行樹冠噴藥防治,藥劑有敵敵畏乳油、90%晶體敵百蟲等。
2、柑橘溜皮蟲
柑橘溜皮蟲又名柑橘車皮蟲、柑橘纏皮蟲,僅為害柑橘類。成蟲取食柑橘嫩葉,在枝干表皮凹陷處產卵,有綠褐色覆蓋物在卵表面。幼蟲孵出后先為害枝條皮層,被害處表面出現泡沫狀流膠,之后沿形成層向下嚙食形成螺旋狀蟲道,被害稍久的枝條外表可見樹皮沿著蟲道愈合的痕跡,形成“溜道”,造成樹皮剝裂、枝條上部枯死。夏溜蟲為害時間長,蟲道長而大,秋溜幼蟲為害時間短,蟲道形成簡單,常僅呈鉤狀。一年發生1代,老熟幼蟲鉆孔潛入木質部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化蛹,5月上旬開始羽化,中旬開始出洞。
防治方法:
(1)5月前挖除死樹,剪除枯枝、蟲枝集中燒毀,以減少蟲源;成蟲產卵前進行樹干涂白,減少產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卵孵化盛期,在泡沫狀膠液處用刀刮殺幼蟲。
(2)在成蟲開始羽化而尚未出洞前,在洞周圍1.5毫米范圍內,涂抹敵敵畏乳油加黏土和水調成的藥劑,或者涂抹樂果乳油加等量煤油毒殺成蟲;成蟲出洞高峰期,用敵敵畏乳油或溴氰菊酯乳油噴灑樹冠。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