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害特征

柑橘潛葉甲以成蟲和幼蟲為害葉片,幼蟲孵化后即鉆入葉內潛食為害,形成彎曲隧道,潛道比潛葉蛾的要粗短,造成葉片菱黃脫落。成蟲在嫩芽、嫩葉的葉背表面取食葉肉,僅留表皮呈現透明白斑或形成缺刻孔洞。一年發生1代,華南2代。以成蟲在柑橘附近苔蘚或地衣、樹干裂縫或周圍的松土中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下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幼蟲為害盛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當年羽化成蟲為害期。6月以后隨氣溫升高而潛伏越夏,后轉入越冬。成蟲白天活動,喜群居,跳躍能力強,有假死性。

2、防治方法

(1)涂封樹皮裂縫,并清除樹上的地衣、苔蘚,可以減少越冬蟲源。

(2)中耕松土滅蛹,利用成蟲假死性搖落捕殺。

(3)幼蟲為害期時,及時摘除并燒毀被害葉,以殺滅葉內幼蟲。

(4)越冬成蟲及1齡幼蟲發生高峰期各噴藥1次。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

[原創]柑橘潛葉甲有何特征?如何防治?

圖文簡介

柑橘潛葉甲以成蟲和幼蟲為害葉片,幼蟲孵化后即鉆入葉內潛食為害,形成彎曲隧道,潛道比潛葉蛾的要粗短,造成葉片菱黃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