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害特征
以若蟲和成蟲刺吸嫩梢、嫩葉、芽蕾和幼果汁液,造成葉片卷曲,新梢不能伸長,引起落花、落果,誘發煤煙病,傳播植物病毒病。常見種類有橘蚜、橘二叉蚜和繡線菊蚜。橘蚜一年發生10~30代,橘二叉蚜一年發生10余代,繡線菊蚜一年發生20多代,棉蚜一年發生20~30代,主要嫩梢期害蟲之一,為害春梢和秋梢。
2、防治方法
(1)結合冬、夏修剪,剪除帶蟲枝梢,抹芽控梢,統一放秋梢。
(2)黃板誘殺有翅蚜。
(3)保護和利用天敵來控制蚜蟲,特別5月以后蚜蟲天敵數量增多,而氣溫升高不利于蚜蟲生長繁殖,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農藥,以利保護天敵。防治指標為新梢有蚜株率25%,常用的藥劑有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啶蟲脒乳油、苦參堿水劑、魚藤酮乳油、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滅多威乳油、速滅威乳油、溴氰菊酯乳油、氨氰菊酯乳油或甲氰菊酯乳油等。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