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花心經
1、土壤
盆栽宜用疏松、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
2、溫度
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冬季夜間溫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觀音不耐熱,5月以后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
2、光照
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生長除6~9月份要遮陰外,其他時間應給予半日照為宜,若放室內觀賞,則宜放在朝南的窗附近。在這種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
3、水分、濕度
觀音蓮喜濕潤,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濕潤及空氣濕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
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秋季氣溫低于15℃時,須盡量減少澆水量,將其置于溫暖、無風的干燥地方,保持盆土適當干燥以利安全越冬。
二、護花常識
1、施肥
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觀音蓮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或低氨、高磷鉀的復合肥。施肥時不能將肥水濺到葉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1次透水,以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
2、修剪
需要適時進行修剪,及時除去發黃葉片及殘葉。
3、換盆
換盆一般在春季進行,將花盆里的觀音蓮連根帶土放到較大的盆里,然后用新的花土填實即可。
4、繁殖
觀音蓮主要進行分株繁殖。一般于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蘗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部分都有2~3株,然后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后宜置于陰濕環境下,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并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
5、越冬
冬季夜間溫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時,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并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當寒流侵襲,盆栽應移至溫暖避風處越冬,減少灌水,停止施肥。
6、病蟲害
主要有炭疽病、赤斑病、蝸牛和夜蛾等。炭疽病和赤斑病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噴施防治。蝸牛和夜蛾可噴敵百蟲和用谷糠配制的毒餌進行誘殺。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太原市晉祠公園高級園林工程師 谷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