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花心經

1、土壤

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盆栽用土可用泥炭土、腐葉土加1/3左右的珍珠巖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也可用細沙土盆栽。

2、溫度

生長適溫為16℃~27℃。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于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

3、光照

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陰環境均能生長。夏季要注意及時遮陰,不要讓烈日直射。

4、水分、濕度

水分太多,造成積水,容易爛的如果盆土缺水或長期時濕時干,會生落葉現象。夏季需每天澆水1人使盆土保持濕潤,春、秋兩季寺3~4天澆水1次即可。

二、護花常識

1、施肥

夏季生長期間每1~2周施1次液肥,可用氮、磷、鉀等量的顆粒肥松土后施入。斑葉種類應少施氫肥,氮肥過多則斑塊會漸淡而轉為綠色。在5~9月份,每月施2次濃度為20%的餅肥水。

2、修剪

鵝掌柴通常養護幾年后,會出現下部葉片脫落、上部枝條長短不齊、部分枝條歪斜、樹形松散的狀況,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截干。截干時期以春季(4~5月)為宜。

3、換盆

鵝掌柴每年春季新芽萌發之前應換盆,去掉部分舊土,用新土盆栽。多年生老株在室內栽培顯得過于龐大時,可結合換盆進行修剪。

4、繁殖

主要有扦插繁殖和播種繁殖。扦插繁殖以每年3~9月為佳。扦插時剪取8~10厘米長的枝梢或枝條,去掉下部葉片,扦插在河沙或蛭石做成的插床上。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放于室內陰涼處,溫度在25℃時,4~6周即可生根盆栽。播種繁殖適宜春播,保持盆土濕潤,溫度20℃~25℃條件下2~3周即可出苗。幼苗高5~7厘米時移植1次,次年即可定植。

5、越冬

11月初應將其移入室內,入室后應放置在冷室內,溫度不宜低于5℃,否則會造成落葉。土壤要稍為濕潤一些,環境也不宜太干燥。

6、病蟲害

主要有葉斑病、炭疽病、介殼蟲和紅蜘蛛。葉斑病、炭疽病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介殼蟲可用40%氧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紅蜘蛛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殺。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太原市晉祠公園高級園林工程師 谷瑞芳

[原創]解決吸煙家庭的煩憂的“鵝掌柴”的護花常識

圖文簡介

“鵝掌柴”的護花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