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害特征

棉葉蟬又名棉葉跳蟲、棉二點葉蟬等,主要以成蟲、若蟲在棉葉背面刺吸汁液。國內除新疆外均有分布,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等省區發生密度較高,棉花生長后期幾乎每片葉上都有。受害葉片在葉尖和邊緣出現黃白斑,后變紫紅,且向葉背面卷縮,俗稱縮葉病。為害嚴重時全株葉片變紅卷縮,最后焦枯脫落,受害棉株蕾、鈴脫落增加,影響產量和品質。江蘇、南京一年發生8~9代,湖北12~14代,湖南15~17代,世代重疊。以成蟲和卵在茄子、馬鈴薯、梧桐等的葉柄、葉脈周圍及組織內越冬。

2、防治方法

(1)冬、春季結合積肥,清除田間雜草;選擇抗蟲品種;適時早播,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促進棉花健壯生長,提高抗害能力。

(2)若發生數量達70頭/百葉以上或棉葉已經受害時,應及時進行藥劑防治。

(3)化學防治可用2%葉蟬散粉劑或5%甲奈威粉劑30千克/公頃,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或25%伏殺磷乳油1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等。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

[原創]棉葉蟬的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圖文簡介

棉葉蟬又名棉葉跳蟲、棉二點葉蟬等,主要以成蟲、若蟲在棉葉背面刺吸汁液。國內除新疆外均有分布,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等省區發生密度較高,棉花生長后期幾乎每片葉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