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飛虱以刺吸植株汁液為害水稻等作物。常見種類有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灰飛虱。

1.褐飛虱

褐飛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蟲,在我國和許多其他亞洲國家均有分布,是單食性害蟲。成蟲、若蟲群集于稻叢基部,刺吸水稻韌皮部汁液,產(chǎn)卵時刺傷稻株莖葉組織,傳播或誘發(fā)水稻病害,水稻受害嚴(yán)重時,引起稻株倒伏,俗稱“冒穿”。褐飛虱具遠(yuǎn)距離遷飛習(xí)性。北緯19°以南地區(qū)可以越冬。長翅成蟲有趨光性。

2.白背飛虱

白背飛虱寄主植物有水稻、麥類、玉米、高梁,廣泛分布在亞洲許多稻區(qū)。成蟲、若蟲群集于稻叢基部,刺吸水稻韌皮部汁液,產(chǎn)卵時刺傷稻株莖葉組織,傳播水稻黑條矮縮病,水稻受害嚴(yán)重時,引起稻株倒伏。白背飛虱是遠(yuǎn)距離遷飛性害蟲,越冬北界為北緯26°長翅成蟲有趨光性。

3.灰飛虱

灰飛虱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廣,寄主植物除水稻外,還有麥類、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灰飛虱耐低溫能力強(qiáng)于褐飛虱與白背飛虱。成蟲有長、短兩種翅型和深、淺兩種色型。刺吸莖葉為害并傳播水稻病害,如條紋葉枯病、叢矮病等。

4、防治方法

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灰飛虱的防治方法相似,可采用:

(1)選育和推廣抗蟲品種。

(2)均衡施肥,勿偏施氮肥。

(3)田埂上種植芝麻、黃豆等顯花植物吸引天敵。

(4)利用頻振燈誘蟲。

(5)化學(xué)防治可用吡蚜酮、噻嗪酮、烯啶蟲胺等。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科院植保所研究員 董晉明

[原創(chuàng)]水稻稻飛虱的防治方法

圖文簡介

稻飛虱以刺吸植株汁液為害水稻等作物。常見種類有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灰飛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