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樣,花卉也會生病,也會出現“水土不服”,對高溫或低溫不適應,水肥的過多或過少和細菌的滋生都會使花卉生病。病蟲害會危害花卉的健康,使花卉失去鮮艷的外表、枯萎甚至死亡。防治病蟲害應對癥下藥,才能有效醫治。花卉病害的原因主要有傳染性病害和非傳染性病害兩種。

一、傳染性病害

主要是由真菌、病毒、細菌等寄生在植株體內而引起的病害并且還會傳染蔓延。常見的傳染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粉病

白粉病是常見的花卉病害之一,病菌寄生在芽蕾或嫩梢上。發病初期,發病部位呈現淡灰色,然后會生出一層絨毛狀或白粉狀物。當這些蔓延至全部葉片后葉片逐漸彎曲萎縮,甚至停止生長,最后導致葉片脫落,花卉死亡。這種病害會隨風傳播,在不通風、光照弱、濕度大、晝夜溫差大環境下會大面積發作。容易患這種病害的花卉有月季、瓜葉菊、梅花、鳳仙等。

防治:這種病害多發生在初春或初秋,因此,要注意花卉的通風情況,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各方面的條件,也可以施少量磷鉀肥,增加花卉的抵抗力。發病初期盡早剪去染病的葉片并燒毀,噴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發病后噴5%代森銨水溶液1000倍或1000倍的硫菌靈溶液。

2、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種植物皮膚病,主要侵染植物的葉片、花蕾、果實和嫩莖等,老葉最容易患病。發病初期,葉片上會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紅褐色小斑點,然后會慢慢擴大,斑點顏色逐漸加深直至深褐色。受害的葉片會枯萎致死。容易受到危害的花卉有山茶、米蘭、茉莉、含笑、萬年青、君子蘭等。

防治:在保持花盆通風換氣的同時,將受害的葉片摘除并燒毀。也可以在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5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每隔7~10天噴灑1次。

3、黑霉病

又叫煤煙病,一般由蚜蟲分泌的蜜露而引起。當出現這種病害時,也意味著有蟲害發生。這種病害會導致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減弱,氣孔堵塞,葉片脫落。

防治:可用稀釋的肥皂水治療。

4、立枯病

主要的侵染部位是植物的根頸部和嫩莖接近地面的部分,常附著在土壤表層。早期發病的幼苗會出現病斑,然后腐爛、猝倒,或者直立枯倒,因此又稱為猝倒病。染病期為花苗出土20天左右。容易受害的花卉有石竹、松柏苗、四季海棠、翠菊、一串紅、雞冠花、半枝蓮、唐菖蒲等。

防治:防治這種病害最關鍵的一步是對幼苗用土進行徹底消毒。可以使用藥物五氯硝基苯和福爾馬林澆灌在土壤上,對土壤進行消毒。栽種幼苗之前,選用新瓦盆和素面沙。幼苗出土時,可以噴灑0.5%硫酸亞鐵溶液、1%波爾多液或50%代森銨溶夜200倍液,用來消滅表層病菌,以避免幼苗受到病害的侵擾。

5、鐵銹病

鐵銹病是由銹病真菌引起的病害,容易染病的部位有葉片、嫩莖、花梗、萼片、葉柄等。初期發病時葉片上會出現淡白色斑點,逐漸擴大變成黃色銹斑,斑點呈顆粒狀隆起,并伴有銹黃色粉末。然后葉片會枯竭致死,其他部位腫脹、扭曲。容易患此病的花卉有向日葵、美人蕉、萱草、牽牛花、月季、鳶尾等。

防治:除了加強管理,還可以適當施磷肥和鉀肥,增強抵抗力。患病的枯葉及時處理,減少擴散。發現有病害侵入時,可以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2~3次;1%波爾多液或50%疫霉凈500倍液,每隔10~15天噴灑1次治療。

二、非傳染性病害

主要誘發因素有濕度、陽光、水分、溫度、養分等出現異常,花卉不適應,造成花卉生病。如耐旱型害澆水過多導致養分流失,花葉枯萎;冬季防凍措施不當,遭受凍害;喜酸性花卉經常澆灌堿性水質,致使葉片干枯等。這種病害只是讓花卉本身受到傷害,不會傳染給其他花卉。

防治:這種病害是花卉對于環境的不適而引起的葉片變黃、脫落,要根據花卉的生活習性進行正確的栽培,病癥便會緩解。

正確的做法是:合理施肥,適量澆水;選擇無病和抗病的品種;及時除草,適期修剪;深翻、換土培土;物理防治進行控制,同時合化學防治。



編輯:石慧芳

審核專家:太原市晉祠公園高級園林工程師 谷瑞芳

[原創]花草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圖文簡介

花草是有生命的,和人一樣,花卉也會生病,也會出現“水土不服”,對高溫或低溫不適應,水肥的過多或過少和細菌的滋生都會使花卉生病。